洗碗海綿細菌多 比馬桶座髒2萬倍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晚餐是一家人團聚最好的時刻,不論是學生或者上班族,往往回家看到熱騰騰的飯菜,就能夠放下一天的疲憊,訴說一天的辛勞,與傾聽家人有什麼煩惱,但洗碗盤,可能又讓人緊張了起來,不但怕碗盤洗不乾淨,會有殘餘的油污,更怕洗潔劑殘留,讓化學藥劑誤食進體內,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所以很多人特別會小心洗碗的步驟,例如要用熱水洗、嚴選洗潔劑等,但是卻沒有想到,洗碗盤用的海綿,可能造成餐具污染。
※問題出在哪?
清洗碗盤的海綿,很多民眾都會放在洗碗槽,不但是長期潮濕的環境,並且菜渣常累積在洗水槽的出水口,許多病媒都會在洗碗槽覓食,常常會爬過洗碗的海綿,或者直接啃咬海綿內的食物殘渣,讓病菌跑到海綿上,都能夠讓病菌大量滋生,若是未經過適當的更換或者消毒,再來清潔碗盤與其他餐具,就可能把病菌污染到接觸的這些物品上。
※專家意見:
美國亞利桑納洲大學傑爾巴教授曾表示,許多疾病都容易在家庭環境中大量繁殖與傳布,例如大腸桿菌,一般而言,馬桶座上,每平方英吋會有五十個細菌,能比馬桶座細菌量少的其實不多,但是洗碗的海綿上,每平分英吋就有一千萬個細菌,比馬桶座還髒了兩萬倍,並且還曾主持的衛生協會會議中,比較九個國家的家庭環境衛生,結果發現,有21%看起來很乾淨的抹布、洗碗海綿,其實含菌量特別高。
※怎麼辦?
因為海綿容易富含水分,並且廚房通常陰暗潮濕,是病菌最好的滋生環境,所以洗碗海綿在使用完後,一定要拿到通風的地方風乾,可用藥用酒精增加消毒效果,並且大約兩週一次可以把海綿放置煮沸的水中,用高溫把細菌殺死,但是不宜放置微波爐或者烤箱,因為現在海綿多為塑膠製品,如果溫度過高,反而恐釋放毒素或者溶解,造成危險,並且若是看到海綿有嚴重變色,或者發霉且有不明凹洞,就代表海綿可能使用過久、含有大量細菌、或者曾經被病媒啃咬,就一定要更換洗碗海綿,但是若是沒有上述情況,也必須在固定時間內更換海綿,保持海綿的清潔。
推薦文章
-
百萬人吃的止痛藥「超過一點就會永久肝損傷」藥劑師曝潛在危險
-
家裡只要一地方乾淨了「能延伸到整個房子」家政婦揭最優先打掃的場所
-
美食安專家揭十大中毒高風險食物 一種水果入列「曾讓40人喪命」
-
飲食和睡眠很重要!下午5點後避吃6種食物降失智症風險
-
蟑螂能不能打?為什麼蟑螂總往人身上飛?看到「蟑螂出沒」必做4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