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別馬虎 不用紙擦乾更易帶菌
【聯合報╱鄧小萍/衛生署八里療養院感染管制護理師】
洗手是預防傳染病最便宜最簡單的方法,現今全球氣候變化大,常常一天當中溫度落差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受病毒或細菌感染,如秋冬季節常見流感或諾羅病毒、輪狀病毒等傳染病。
在公共場所廁所洗手台,觀察他人洗手行為,發現如廁後少數人並不洗手,多數的人雖然洗手,但未使用洗手乳,或是在流動的水下沖洗2秒鐘左右,非常草率。不僅如此,洗手後未用擦手紙,且立刻摸頭髮、摸衣褲,企圖將雙手擦乾,這些都是不正確的。
正確洗手才能將病菌有效去除,若原本已確實洗手,但洗好的雙手摸了衣褲,可能沾染了外衣上的病菌,若再摸口鼻而遭受感染,就太不值得了。
確實洗手的步驟包括:濕、搓、沖、捧、擦,先使用洗手乳搓揉雙手,每個表面都要洗到,每個面向都要搓揉,確實搓揉15至20秒,再將雙手沖洗乾淨。洗完手後,要使用擦手紙或烘乾機等將雙手擦乾,才是完整的洗手步驟。
當然,預防傳染病,除了洗手外,平日也應維持良好的抵抗力,落實咳嗽禮節,若有呼吸道感染症狀就應該戴口罩,做好自我管理,也保護他人,才是良好道德的表現。
推薦文章
-
「寒露」腳不露!避足底寒氣、注意頸部保暖…中醫師授4大保暖防病攻略
-
救災英雄感染病逝!專家提醒4大健康守則:保護自己才能救人
-
中秋烤肉大吃大喝 5訣竅加速排毒!營養師教DIY「排毒限定綠拿鐵」
-
一年逾1.3萬熟齡住院!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成高齡殺手
-
流感「疫苗空窗期」來臨 台大醫籲分級醫療、藥師促核准家用流感快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