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老力革命」從控管血糖波動開始
很多人吃完飯後會覺得昏昏欲睡、專注力差,或是常常嘴饞,情緒忽上忽下、焦躁,這些都是血糖波動不穩的常見訊號。當血糖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忽高忽低時,不僅容易疲倦,還會增加進食慾望,長期下來將對健康造成負擔。
隨著醫療進步與壽命延長,「血糖管理」已成為現代人生活規劃中不可忽視的課題。由聯合報健康事業部主辦、達摩本草協辦的「血糖X慢老」講座,邀請三位專家分別從飲食和運動深入解析「血糖穩定生活型態」的關鍵,並提供熟齡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可持續、可量化的血糖管理行動方案。
主講營養師開宗明義指出,在日常生活中,飲食扮演著最重要的控糖角色。首先要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例如全穀類、豆類、根莖類等。其次,不要只攝取單一食物,碳水化合物要搭配蛋白質一起吃,血糖才能穩定。像是一餐中加入豆腐、魚肉或雞肉,搭配足量青菜,不僅能延緩醣類吸收,也能增加飽足感。若平時有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的問題,進食順序可調整為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最後才吃澱粉類。
此外,控制份量是關鍵,例如水果一天建議兩份(一份約等於一個米杯的量)、乳品一天500cc以內,都算作醣類來源,需要適量攝取。
除了飲食,規律運動同樣能幫助血糖更穩定。日常多走路、爬樓梯或從事有氧運動,都能有效輔助控糖。保持規律作息、減少壓力,也是維護血糖穩定的重要環節。
李軒營養師則建議,在日常生活中透過調整進食順序,例如先吃蔬菜與蛋白質再吃澱粉,就可以減緩血糖上升速度。此外,特定營養素與植萃對血糖管理也有幫助,例如山苦瓜萃取物(苦瓜胜肽),常被稱為「天然的植物胰島素」,是開啟細胞大門的鑰匙、也是糖分吸收的煞車器。另外,鉻和鋅都是有助於維持血糖穩定的微量元素,鉻是人體必須的種樣礦物質,幫助維持醣類正常代謝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而鋅則參與胰島素的製造與效能及活性息息相關,能輔助血糖調控。如果日常生活難以控制飲食,選擇有「輔助調節血糖」功效的保健產品,也是穩定血糖的有效方法。
血糖管理,不是限制人生,而是幫助我們活得更自在、更有活力。只要從每天的餐桌與小習慣開始,就能實現延緩生理老化,更能提升當下活力與幸福感,真正做到優雅健康老。
推薦文章
-
僅出生7天!男嬰染腸病毒釀敗血症亡 疾管署估10月進入流行期
-
停經卻多次出血?5旬退休婦一直忍…竟是癌末 開刀+化療抗癌
-
愈減重膽固醇愈高?不是少吃飯就能減,醫揪「飲食最大陷阱」,一類食物吃太多!
-
百歲奶奶健康的秘訣在「長壽菌」專科醫揭增加腸道長壽菌5方法
-
長者玩桌遊 喚起消失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