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痠腳抽筋 慢性靜脈病擾睡眠
69歲的李女士,去年持續出現腿部痠麻,且半夜睡到一半常有腳抽筋現象,導致睡眠受干擾,今年初被診斷為乾燥症,開始服用口服類固醇藥物,但腿部痠麻及睡覺腳抽筋症狀未獲改善,因此又至心臟血管外科看診,經診斷罹患慢性靜脈疾病。
由於李女士的雙腳外觀無明顯浮出的血管,或是腳踝顏色變深等較嚴重的表象,僅有輕微細小靜脈絲狀血管,診斷屬於慢性靜脈疾病,開立2周的類黃酮類靜脈活性用藥,具有促進靜脈回流、抗發炎、抗水腫的作用。
她2周後回診,其困擾多時的症狀都改善了,半夜可以好好入睡,生活品質提升。
慢性靜脈疾病是國人常見的疾病,常伴隨有痠麻腫痛癢,半夜腳抽筋等靜脈發炎導致的症狀。類黃酮類靜脈活性用藥,對於這些因為靜脈發炎引起的症狀相當有效,一般於使用2周內即可出現效果。
乾燥症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較容易引發血管發炎,導致引起下肢靜脈發炎症狀,在使用標準免疫抑制藥物後,如仍無法緩解時,或可考慮使用這類藥物,當作輔助性治療。
若出現以下的不適症狀,建議可考慮至心臟血管外科就醫,進行血流評估、血管超音波檢查,並依情況安排合適藥物(如靜脈口服用藥)或其他治療。
●半夜常抽筋,影響睡眠。●腿部長期痠麻、沉重、脹痛。
●小腿浮腫、皮膚色素沉澱或出現靜脈曲張。
●其他科別治療後仍未改善的腿部不適。
●曾被診斷為乾燥症、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下肢症狀者。
推薦文章
-
晚期僅剩肺臟移植一途 罕見肺動脈高壓家族求生機
-
一半洗腎患者是糖友 醫師教你從改變飲食開始防糖尿病腎病變
-
「處暑」日夜溫差漸大,季節交替常見3種不適狀況!運動宜在晨起或傍晚 避免過度熬夜
-
秦揚驚傳突發「黑矇症」致右眼失明 醫曝3大高危險族群要注意
-
手指腫脹不是因天氣熱而是「疾病警訊」什麼情況該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