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網路遊戲3年產幻覺? 高一男:大家都說我壞話
新北市一名剛升高一男學生「小均」,從國中開始幾乎整天玩網路遊戲,但媽媽並未限制,3年下來日夜顛倒、沈迷網路,且對同學充滿敵意、覺得大家都在說他壞話,父母帶他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經評估除失眠、憂鬱、焦慮外,藥物治療外,臨床心理師許雅惠說,小均覺得長期被忽略,加上成績不佳導致低自尊,選擇網路世界逃避現實。
許雅惠指出,電子產品的高強度聲光刺激,易造成腦部不穩定,太早接觸電子產品的孩子容易影響生活,輕則失眠、重則情緒失調,像是緊張、注意力不集中、對人有敵意等。
許多因素都可能造成青少年網路成癮,許雅惠表示,課業挫折、人際關係、同儕霸凌、家庭失去功能、低自尊、情緒困擾、衝動控制差、自我認同等,都可能讓網路世界成為孩子們躲避困難的處所,時間一久,就會更沉浸在虛無世界裡,扮演自己所想的角色。
許雅惠表示,臨床上可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幫助患者,引導患者及家屬有病識感後,就能進一步讓患者察覺自己的心理需求,並進行認知行為治療。
許雅惠解釋,先藉由心理衡鑑來檢測個案目前情緒、人際、學習、性格等整體性評估,每一次療程確認其心理需求及未來期待;同時引導個人看到自己矛盾狀況,以增加改變行為的動機。
許雅惠建議,網路成癮的預防要從小做起,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從中了解孩子的喜好,協助孩子探索各種的休閒活動,在無形間就能教導他們壓力調節的方式,暑假期間家長可藉由陪同孩子規劃暑期活動,避免他們躲避在網路世界。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40赫茲光照治失智? 專家:臨床證據少
-
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婆婆輕微失智 提前退休陪伴
-
別再上廁所滑手機了!你不能不知道的健康與衛生3個風險
-
70歲母快速退化臥床、85歲父活力滿點趴趴走 醫揭晚年不虛弱的關鍵
-
超級加工食品為何如此讓人愛不釋手?研究發現和質地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