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開心入住月費9萬養老院「僅三個月就懊悔退租」:百萬押金不給退
許多人老後考慮處理掉自宅、搬到養老院過晚年生活,原本認為住進專業機構會是最好的安排,入住後才會發現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最終可能還得再度搬家,也損失部分金錢。
日媒報導,原本住在郊區寧靜住宅區的77歲小山勝與弘子(皆為化名),包含自宅在內的總資產超過一億日圓(約新台幣2300萬元),兩人每月的年金收入超過33萬日圓(約新台幣7.5萬元),過著經濟寬裕的退休生活。
小山夫妻從60多歲起便開始蒐集老人院的資訊,索取宣傳冊、親自參觀設施,從早期就開始認真思考關於人生最後的居所的問題。考慮到獨棟住宅的維護成本,以及身體機能的衰退,最終他們決定入住一所自然環境優美的高級養老院。雖然入住押金十分昂貴高達3500萬日圓(約新台幣800萬元),月費約40萬日圓(約新台幣9.1萬元),但他們認為這是值得的投資,也是人生最後一場奢華。
他們所選的設施位於四季風景宜人的自然環境中,設施內有健身房、圖書館、電影院,甚至還附設溫泉大浴場,餐點則由前飯店主廚監督料理。入住前的說明也強調醫療支援完善,即使日後需要照護也有提供,小山夫妻感到萬分安心。
入住初期的確感覺如理想中的生活,免去了打掃與準備三餐的麻煩,環境又相當整潔舒適,讓弘子常常感嘆:「真的選對地方了」,但這樣的夢幻生活並未持續太久。
看不見的孤獨與違和感
不久後,他們開始感受到生活中某種「空白」,每天早上按時起床、固定時間用餐,不是在大廳度過,就是各自在房內看書、看電視,回過神來,才發現每一天都在重複著單調的日常。設施距離最近的車站步行也相當遙遠,即便想外出也不方便,僅能在設施周邊散步,但放眼望去盡是森林與田野,環境確實清幽,卻缺乏刺激與變化。
在入住養老院前,小山夫妻住在交通便利的郊區,想去市中心購物或外食都很方便,也能享受一定程度的都市生活。但在這裡,完全無法實現那些活動。每天的生活都被限制在設施內,讓他們感到壓迫與不自由。
更意想不到的是人際關係上的障礙,多數入住者是當地的名流、企業家或醫師等地方知名人士,談話內容大多是地方往事、共同熟人的話題,甚至常伴隨炫耀意味。對於從外地搬來的小山夫妻而言,根本無法融入這樣的圈子,自然而然產生了距離感。
入住三個月就退租 3500萬保證金無法全退
弘子感嘆道,雖然安靜的環境很有吸引力,但僅僅如此還是無法真正滿足內心。在過去的舊家,與鄰居的互動、在購物途中與他人閒聊,這些微小的人際交流讓日常變得溫暖;在養老院這一切都不存在。入住滿三個月後,小山夫妻再次深入討論,最終定調「這裡不是我們真正想待的地方」。
幸運的是,他們當初並未馬上賣掉自己的房子。雖然身邊許多人建議既然都住進高級養老院了,應該要把房子賣掉,但小山堅持要先觀察看看,這個決定救了陷入困境的他們。
最終小山夫妻只住了三個月豪華養老院就退租,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舊宅,很可惜的是3500萬日圓的入住押金不能全額退還,小山對這件事感到十分懊悔。
他們重新開始尋找真正適合他們的地方,這次不再看重豪華程度或熱門度,而是以自身的生活方式為優先考量。他們正在參觀鄰近地區規模較小、能夠輕鬆與人互動的住宅型收費老人機構。夫妻倆有共識一致認為不管它是否高級,而是想在一個讓人都覺得舒適的地方,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高齡者重新換住處」的現象,在全日本都有增加的趨勢。根據日本官方調查,約三成的高齡者對於換住處持正面態度。原因多為「對健康與體力的不安」、「對現住房的住用不便」、「嚮往自然環境」等。但像小山夫妻這樣,曾經追求理想生活,在實際體驗後發現原來真正需要並非如此的情況,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多,因此在選擇新棲所之時,除了硬體設施,還須考量人際等無形其他因素。
資料來源/THE GOLD ONLINE
推薦文章
-
攝護腺癌術後復發 PSMA正子攝影揪病灶
-
下背痛就是椎間盤突出嗎?4大警訊助判斷:常做1事容易引發
-
股災是危機也是重新開始的機會!投資前自問3問題 決定該怎麼配置資產
-
血壓飆到220也不在意!名醫自曝「不戒鹽和酒」更有助自己維持健康
-
醫病平台/醫病禮物:重生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