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癌症論壇/職業軍人七年抗癌,靠化療、標靶治療終於盼到女兒讀大學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 記者蘇湘雲/桃園報導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邱昱棋表示,目前研究顯示,運用化療搭配標靶、免疫治療等合併療法,有機會讓病患延長生命。圖/邱昱棋提供

「邱醫師,我女兒還在念國中,打了化療,我還能不能繼續工作、賺錢?」一名年約47歲的職業軍人一知道自己罹患晚期肺癌,且需化學治療,便向醫師傾吐內心憂慮,在醫師建議下,這名病患接受較新型的葉酸拮抗劑抗癌化療藥物,搭配標靶治療,並透過補充葉酸等營養素,讓副作用減少許多,因此他得以在療程中兼顧工作,經7年抗癌,雖然後來還是離開人世,但終於盼到女兒成年、上大學。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邱昱棋分析,現代化學治療已逐步邁向毒性可控化。其中葉酸拮抗劑主要機轉是阻斷癌細胞分裂所需的「葉酸依賴性代謝途徑」,藉此抑制腫瘤生長,但也會導致骨髓與腸胃道副作用,若能透過補充葉酸與維生素B12,便能有效降低毒性,提升病患的治療耐受度,在門診中,曾有九十多歲長者成功完成化療療程,令人印象深刻。

不少研究都顯示,運用化療搭配標靶、免疫治療等合併療法,有機會讓病患延長生命,以晚期、帶EGFR基因變異的肺癌病患為例,病患只接受化療,平均存活往往不到一年,若化療搭配標靶治療,平均存活可達三年以上。邱昱棋指出,「有病人靠著穩定的化療控制病情,熬過了幾個月,終於等到新藥納入健保,才得以展開後續療程。」

邱昱棋提醒,化療副作用出現時間約在治療後的7到10天,此時病患的白血球等血球數容易減少,所以也要留意感染風險,建議多補充蛋白質、避免體重下降。此外,病患在治療過程中一旦有發燒或任何不適症狀,務必盡快就醫,醫院個管師與門診、急診團隊都會提供最適合的醫療、照顧,只要與醫師好好溝通、配合,不要輕言放棄希望,生命的延伸就有無限可能。

我們還可以為癌症病人做什麼?

期待未來有越來越多的相關基金會,大家互相支持、捐款,幫助弱勢癌友獲得基因檢測、新型藥物的治療。

2025癌症論壇暨工作坊「精準抗癌 暖心陪伴」

論壇時間:免費參加

●4月12日(六)9:00-16:15(8:30開放入場)

●4月13日(日)9:00-12:00(8:30開放入場)

地點:政大公企中心A2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87號2樓)

工作坊時間:(二擇一,一場一百元)

●4月13日(日)14:00-16:00(13:30開放入場)

【癌友吃出好營養】 政大公企中心A939會議教室

【癌後運動處方 有動「5」保庇】 政大公企中心 A937會議教室

電話報名:02-8692-5588轉5616、2622

網路報名:https://event-health.udn.com/campaign/health_2025cancer-171

化學治療 化療 葉酸 工作 副作用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