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癌症論壇/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 四類癌患最適合
癌症治療可以進行伴隨式檢測,透過基因檢測找尋適合的藥物治療。但哪些患者適合呢?國衛院癌研所研究員、奇美醫學中心醫研部部長李健逢列出四大類癌患,包括有明確驅動基因的肺癌、投資效應很高的兒癌,化療效果不好但開始有生物標記的胰臟癌,及盛行率高的轉移性大腸癌和卵巢癌。
設計基因檢測模組,有利臨床試驗。
健保署已研擬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給付條件,醫界希望不要只給付單一基因檢測,可以設計基因檢測模組,否則病人檢體組織消耗速度太快,會影響臨床試驗。
李健逢解釋,患者的組織檢體都不夠多,當無法同時做多個基因檢測時,會面臨每做一次少一次,一旦有新藥進行臨床試驗時,在短時間內無法再進一步檢測,就會造成收案困難,台灣就無法跟上國際臨床試驗腳步。
日本早在2013年就以非小細胞肺癌為研究主體,成立「個人化醫學肺癌基因組篩查計畫LC-SCRU」,目前已累積一萬多名個案,患者會先利用即時定量PCR進行與肺癌相關的9個基因篩檢,若都測不到,再進行第二階段次世代定序(NGS)檢查。LC-SCRU的計畫讓日本精準醫療突飛猛進,李健逢認為,這種由國家主導的篩檢平台值得台灣學習。
經費有限,四大類癌症效益最高。
至於哪些癌症病人適合NGS基因檢測呢?李健逢認為,在有限健保經費裡,必需依各別癌症而定,例如肺癌大概有9-10個基因突變標記,又有對應的藥物,檢驗這幾個基因是效益最大的。
另外,兒童癌症的效益也很高,兒癌罕見但很致命,若找到有藥物治療的基因突變點,效果會很好。另外,像很難發現的胰臟癌,約有一成的患者會帶有BRCA基因突變,這類的患者藥物反應很好;至於膽道癌也有愈來愈多的生物標記。
第四類患者就是盛行率高的癌症,例如轉移性大腸癌患者;卵巢癌也約有兩成的患者BRCA基因會突變。
李健逢認為,精準的基因檢測需因各別癌症而定,甚至需客製化,才能在有限經費中得到最大效益。
給癌友的一句話:讓癌症基因檢測帶你走向新的機會。
推薦文章
-
院長講堂/項正川行醫不忘環保 看病40年仍在第1線
-
吃鍋不健康?譚敦慈:你以為很營養的「一物」別吃!火鍋食材順序這樣煮
-
【晚期肺癌停看聽-系列3】晚期肺癌拚延長壽命 接續治療是王道!謹記兩關鍵:不放棄、配合SDM
-
腦內4顆腫瘤 嬤罹罕見肺癌 單株抗體合併化療獲控制
-
接軌國際 癌友用新藥 宜減少非必要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