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璇/重建有意義的人際連結
台灣的新冠肺炎防疫政策,自今年四月中旬大轉向,從清零轉向共存,無非希望早日與世界接軌,恢復正常生活。
所謂的正常生活,其實是建立新常態(new normal),包括適應科技加速介入食衣住行育樂的數位生活。 只不過,網路世界「一指搞定」與「放諸四海」的便利,尚不能保證不分貧富貴賤男女老幼,一律雨露均霑;也無法完全取代人與人面對面建立的連結。
2020年初,為了對抗病毒傳播,各國政府紛紛推行「社交距離」政策。人們為了活命,拚命拉開彼此距離。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社交活動,無論是上館子、聊天、打牌、唱卡拉OK等一律暫停;就連陪伴、探視在長照機構裡生活的親人,也變得遙遙無期。然而,對護理之家的老人、教養院的院生來說,即使成功阻擋病毒,硬生生斬斷與親人連結造成的後果,恐怕也是難以估計的健康損失。
至於社區裡原本健康的老人,經過這波疫情,也會付出不少代價。過去兩年半,我在小小的診間,就遇到數以百計的老人,他們除了社交生活「急凍」,連養成多年的運動習慣都放棄了,而良好的人際互動與適度運動,不正是「成功老化」的秘密?我相信公衛學者將來會次第以數據告訴人們,這一代人因疫情改變生活習慣的代價。
更遺憾的是,由於數位落差,不少長輩始終是「網路國度」化外之民,連預約打疫苗都困難重重,再度加深內心被時代遺棄的挫折、失落、甚至憤怒。無論有沒有染疫,孤獨死是最後、最沉痛的一擊。
因此,神經科學家開始強調,要盡可能地恢復社交活動,扭轉孤立的生活型態造成不利於大腦健康的衝擊,因為我們的大腦經過漫長的演化,可說是為了處理大量因社交生活而產生的訊息而生,且透過處理過程,持續不斷型塑腦神經元間的連結。若與外界有越多好的互動與連結,會讓你的大腦與身體越健康,大大降低發生憂鬱甚至失智的風險。
在此,我想借用疫情之初擔任美國衛生署長(surgeon general)的維偉克‧莫西(Vivek H.Murthy)醫師在《當我們一起》書中建議,每個人開始嘗試:1.每天花至少15分鐘陪伴你愛的人;2.把焦點放在彼此身上,盡可能做到眼神交流與傾聽;3.擁抱獨處時間,因為了解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是與他人建立連結的第一步,唯有透過獨處,有助於我們做到;4.幫助他人並接受幫助,不論是給予或接受,都能強化社交聯繫。
當政府不斷強調,我們正走在COVID-19疫情的最後一哩路,並擘劃百工百業復甦可期的願景,人們需要更溫柔地以目光直視,有一群原本就深受人際孤立之苦,或因為疫情陷落孤獨深淵的人們,並竭盡所能向他們迅速伸出雙手,建立有溫度的、直接的連結,才算真正走出疫情,迎向未來。
【延伸閱讀】
維偉克‧莫西(Vivek H.Murthy):當我們一起
天下雜誌出版╱2020
推薦文章
-
記憶衰退是正常老化或失智?醫教你如何分辨及何者可能恢復
-
良好的腸道有助健康老化 專家授5個應優先考慮的日常生活習慣
-
睡眠中拳打腳踢、大吼大叫是怎麼了?教授揭該如何應對與處置
-
為了在中年保持健康 專家建議50歲後應該多攝取的5種常見食物
-
阻肌肉流失、維持大腦認知…中年的你每周必吃5種高營養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