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揚名/五千萬FB個資盜竊案,你該擔心資料被賣嗎?
個資暴露很嚴重嗎?
但是,就算個資被暴露,那又怎樣?以臉書為例子,除了你把自己的金融相關資料自行暴露在臉書,否則你被暴露的個資就只有性別、出生年月日、電子郵件信箱、電話、居住地、貼文習慣、瀏覽習慣、好友清單等。這麼一長串感覺很像很多,也不該用「只有」來形容,但真正對你有直接威脅的,可能幾乎是沒有。除非,你跟人結怨,有人會因為知道你的住址,就能夠行兇之類的。
不過,事情當然沒有那麼簡單,因為臉書有所謂的廣告機制,所以這些擁有你資料的人,就可以設定要讓哪些類型的人,看到什麼樣子的廣告。也因為臉書的廣告機制要對業主負責,所以業主會看到是哪樣的人,對廣告有什麼樣的反應。但是,大家要知道臉書提供給廣告主的資料其實非常有限,以我經營的臉書粉絲頁為例子,我們能夠看到的用戶資料只有用戶的行為、用戶的性別比例、年齡比例以及區域分佈。
各位真正該擔心的是,你點擊廣告的後續影響,因為你的個資是已知的,所以這些業者就可以知道更多跟你關係的訊息,例如你看了什麼廣告之後點擊了,然後是否有消費行為等等的。而這些消費或其他的網路使用資料,又可以再次被販售給其他人。
雖然聽起來很恐怖,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理性、時時保有邏輯的網路公民,那你其實不需要太擔心。只是很遺憾的,多數的人,在多數的時候都不是很理性、有邏輯的,特別當這個人在進行所謂的休閒活動的時候,更是非常放鬆的。那麼,行為就很容易被操弄了。在心理學的研究中,我們發現了短暫呈現陌生人的人臉,會提升你對這些人臉的好感,即使你主觀上覺得你根本沒見過這些人。除此之外,如果快速呈現短暫的語彙,也會提升我們對於相關語彙的處理。所以,我們的行為是非常有可能受到瀏覽臉書貼文的影響,即使我們只是匆匆一瞥。
過去也有好一些研究發現臉書貼文的影響,例如在動態牆上看到比較正向的貼文,使用者也會有比較正向的貼文,也就是說臉書有潛力可以控制使用者的心情。另外,也有人認為臉書會刻意影響人們的政治態度,不過他們自己做過一個研究,發現雖然臉書動態牆的訊息會有傾向迎合使用者的政治傾向,但比例不超過10%,但是點擊率的差異就比較大了,使用者比較會點選符合自己政治傾向的貼文。所以,雖然比例沒有嚴重的偏差,但要直指臉書操弄使用者的政治意向,也不是空穴來風的。
被動推文與主動搜尋的雙面刃
在人工智慧發展快速的此時,資料是很重要的資產,也能加速人工智能能夠提供更客製化的服務。換句話說,你如果想要便利一點的生活,那麼就要用個人資料來交換。這件事情到底是好是壞,真的不是一刀劃分的。所以,當我們擔心個資被賣掉的同時,我們其實可以想想這些個資被賣掉,真的只會帶來不好的後果嗎?雖然說個資被挪作他用可能會有一些好處,但這些都不代表,社群網路業者就能夠恣意把我們的資料奉送給業者,或是讓使用者很輕易就把個資送給業者。
總之,任何資訊一旦上網了,就不再是隱私的。所以,你下次分享照片、幫貼文按讚的時候,多想想吧!

黃揚名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認為將知識與生活結合是非常重要的,不追逐發表的點數,但致力於心理學知識的推廣,希望讓更多人可以對於自己的心智運作有正確的認識。目前經營心理學科普知識的部落格─《認知與情緒新聞網》,以及一個關注銀髮議題的臉書粉絲頁─《銀髮心理科普知識推廣》。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黃揚名/人類該害怕人工智慧、機器人嗎?
黃揚名/從管中閔到洪蘭,你該相信誰說的?
黃揚名/人類別擔心 你有人工智慧學不走的
黃揚名/為什麼柯文哲與網友開戰卻獲得48萬個讚?
黃揚名/徐重仁與年輕世代究竟在吵什麼?
黃揚名/養兒早就不防老 交個年輕朋友吧!
黃揚名/變老好可怕?為什麼我們這麼害怕變老
黃揚名/網路健康資訊多 專家都不專家了!
黃揚名/讓失智旅人有幸福感,比訓練更重要
黃揚名/找尋人生的大秘寶!迷航的50歲世代
黃揚名/退休之後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黃揚名/幫爸爸買台機器人吧
黃揚名/兩招讓宅老人走出門
黃揚名/打電玩,能拯救失智?
黃揚名/心情老被「讚」左右? 認真你就輸了!
黃揚名/臉友不快樂,難道你不用負責嗎?
猜你喜歡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楊定一/選擇原型食物重建健康
楊志良/全民健保 不能再沉淪下去了
鄒頡龍/從獨臂刀王 談睡前喝酒對睡眠的影響
許金川/偷吃「禁果」得糖尿病?需靠後天的運動、飲食控制、規律服用藥物控制血糖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