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人並不總是悲傷 為什麼寂寞難以在他人身上察覺
餵養「饑渴」
在他人周圍感到孤單或「在人群中感到寂寞」的用語,跟物質濫用與康復計畫在社會疏離普遍出現時的用語非常類似。預防醫學教授史蒂夫.薩斯曼(Steve Sussman)描述了與依賴、戒斷與康復相關的生理症狀,其中包括「自身皮膚的不適」感受,以及為了緩解那種不適感,而對食物或飲料產生的渴望。
有趣的是,在跟寂寞狀態有關的情緒群集中,食物或飲料常用來當作能緩解及慰藉個人與集體的隱喻、象徵和實際標誌。神經科學家約翰.卡奇奧波曾將寂寞比作一種能夠在個體間散播的心理性「傳染」,他也把寂寞稱為一種內在「饑渴」。這是因為在卡奇奧波的社會神經學研究方法中,「與他人脫節」被視為「一種危及生命的狀況,寂寞會做為一種改變行為的訊號──非常類似飢餓、口渴或生理上的疼痛──而持續演變」。
心理健康慈善組織「Mind」在建議人們如何克服寂寞的時候也利用相同隱喻:「將感到孤單想像成飢餓,就像是你的身體利用飢餓感來告訴自己:你需要食物,而寂寞就是你的身體告訴你需要更多社交接觸。」這隱含的意義是:如同我們可能會以食物來餵養飢餓的身體,我們也會與「更多人或不同的人」見面來滿足寂寞帶來的饑渴。
除了食物以外,討論寂寞時另一種盛行的隱喻是溫度:字面上和比喻上的「冷」及「熱」。寂寞是冰冷的。與佛洛伊德同時代的德國精神病學家芙芮達.佛洛姆—賴克曼(Frieda Fromm-Reichmann),是率先將寂寞視為一種病理心理問題的人之一。她在一篇一九五九年的論文中詳細描述一名罹患思覺失調憂鬱症的女性曾經大喊:「我不懂為什麼人們將地獄想像成一個充滿炎熱與燃燒火焰的地方。那才不是地獄。地獄是你結凍成冰的地方。那就是我去過的地方。」
相對來說,當一個人感到既與他人脫節又孤單,生理上的溫暖會有一種實質性及象徵性的補償作用。雖然在一個人感覺自己與親朋好友有所連結的時候,熱水澡可能不會引發內在溫暖,但確實會讓孤立的人產生生理及心理上的變化。就像是反映出缺乏社會的溫暖一般,我們已發現寂寞的人會對溫暖的飲食、泡澡和淋浴表現出較大的渴望。這些與食物的連結很重要;飲食失調也同樣與孤立及寂寞的感受有關,包括暴食在內。
據報告顯示,肥胖女性的寂寞感比非肥胖女性遠遠更高;鑑於西方世界對於肥胖有很高程度的社會汙名,所以這是可以理解的特徵。然而,同一項研究卻顯示,肥胖男性並未表現出比非肥胖男性更高程度的寂寞感,反映出其中可能存在著性別偏向的外表期望。
階級與族裔對這些經驗所造成的差異則有待觀察。舉例來說,許多心理學與社會學論文顯示,黑人女性「比白人女性更滿意自己的身體」,因此黑人女性比白人女性更少經歷跟身體質量指數及身體形象有關的不安全感。
我們也已經發現失眠、寂寞、肥胖之間的關聯;由於我們愈來愈瞭解缺乏睡眠與體重增加之間的連結,以及焦慮在妨礙睡眠上扮演的角色,所以寂寞對於進食及睡眠這樣基本的功能會產生影響,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精神病學家認為,寂寞與睡眠剝奪會導致身體出現重大變化,因為皮質醇(cortisol)(即所謂的「壓力激素」〔stress hormone〕)的分泌量變化會對失眠及體重增長造成影響。這個問題在青年人身上特別嚴重。
在古代與前現代醫生視為與自我照護有關的「身體習慣」中,就包含了注意飲食與睡眠。所謂的非自然因素(對身體發揮作用的體外條件)不僅包含睡眠及營養,也包含運動、空氣品質和情緒調節。在十九世紀之前,身體及其習慣對於情緒狀態的討論非常重要。醫生讓病患流血來去除「劣質的血」,或提供催吐劑及瀉藥來清除負面、汙濁的體液;儘管體液理論到了十九世紀幾乎已經完全消失,但放血療法仍以不同形式持續存在。在十八世紀,過度獨處則藉由運動、接近他人身體等療法來加以平衡。
這種關於寂寞的生理觀點一直在治療學歷史上明顯可見:二十世紀之前的非藥理學介入措施與非自然因素的傳統觀念一致,並將這些觀念納入其中:新鮮空氣和運動(最終是有益於荷爾蒙而非體液)、營養飲食、充足睡眠、與人們保持聯繫、發展出一種融入世界而非退出世界的平衡方式。
二十一世紀對身體而非心靈具有刺激作用的治療學,在應對單獨這方面的可能性令人很感興趣。這種治療學並不是倚賴談話及思考(包括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簡稱CBT〕)的強制性社交形式,而可能是跳舞、撫摸動物、集體烹飪和進食等各式各樣的活動,讓心靈與感官身體、社會性身體融合在一起。促進社交能力與獨立能力的英國慈善活動,從「棚屋男士」(men in sheds)運動到 Age UK 頓卡斯特分部的「獨立互助圈」(circles for independence),都在一定實際程度上意識到身體活動和技能對於預防寂寞的重要性。
針對寂寞的健康照護與社會照護建議,鮮少會探討具身化經驗或預防策略。目前英國已經朝著「社交處方」邁進一步,醫生不僅能開藥物的處方,也能要求病人參加當地志工團體。評論者認為,社交處方正在英國各地推行,卻缺乏足夠的縝密性或成功的證據;最糟的是,社交處方對英國國民保健署的預算造成財政壓力,使人們無法得到充分支持。
此外,社交處方並不會重構現代醫學對心靈與身體的分隔,或是將寂寞的身體性置於眾人焦點之下。它也不會處理寂寞的感官層面,或是聲音、氣味、視野、觸摸對生活經驗產生影響的方式:從火車車廂的嗒嗒聲到蘋果花的香味,我們生活與記憶的物質環境都能反映出身體上的生活經驗。而這些層面普遍不被認為與寂寞「流行病」有關。
舉例來說,除了寵物之外,對身體接觸的渴望──這在老年族群特別明顯──並沒有受到關注。這種狀況反映的不僅是我們在西方醫學中習以為常將心靈與身體之間區隔,還是對老年人感官經驗的普遍忽視。在社會及醫學領域中,我們往往將老年身體想像成缺乏性魅力且逐漸崩毀的身軀,而非具有跟年輕人相同的渴望和需求、持續存在的自我載體;毋庸置疑,性親密關係的匱乏並未在有關老年人的討論中受到重視。
與身體對話及透過身體表達
寂寞之所以這麼難以在他人身上察覺,部分原因是它並非單一情緒狀態,而是一種群集。
或許所有情緒都是如此,一部分是因為它們快速變化的特性,也因為情緒會與觸發事件及認知環境連結。因此,戀情中受到冷落所導致的憤怒可能夾雜著一絲羞辱或悲傷;對運動對手的嫉妒可能與失望及憤怒有關。
沒有一種情緒狀態是維持靜止不變且未連結感知及環境的。然而,跟大多數情緒狀態不同的是,寂寞並非由社會所理解的一組獨特姿勢來表達。舉例來說,憤怒在西方文化裡一直與發亮的雙眼、緊握的拳頭、脹紅的面孔有關,愛情則可能透過心跳加速或臉頰泛紅表露出來,甚至羞恥也不例外(低垂的頭及垮下的肩膀)。相對於這些獨特又可辨識的經驗,我們一直以來都缺乏表達寂寞的傳統姿勢或表現準則。
因為寂寞的人並不總是悲傷;有時他們會憤怒、憎恨、羞恥、無可奈何,或甚至感到平靜。因此,有各式各樣與身體相關的姿勢和行為可能顯示出寂寞。諷刺的是,其中一種行為是孤單的人無法解讀、領略他人的情緒;這被稱為「損壞」的解碼系統。畢竟,學習如何理解與解讀肢體語言是一種社交技能;由於強制性獨處而缺乏該領域的練習與互動,或過度擔憂自己可能無法正確表現社交能力(而且可能遭到拒絕),都可能讓情緒上的交流難以進行。
倫敦天主教社會關懷組織(Catholic Agency for Social Concern)的安妮.福布斯(Anne Forbes)於一九九八年注意到老年人寂寞感的存在,便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投稿,呼籲全科醫師需要熟悉病患的寂寞感表現形式,尤其是那些年老又虛弱的病患。福布斯察覺孤單的人所表現出的許多肢體特徵,包括:講話滔滔不絕、抓別人的手或手臂的時間較長、垂頭喪氣的舉止、緊緊交叉的雙臂與雙腿,以及單調的服裝。
遺憾的是,福布斯的想法似乎尚未在醫學脈絡下進一步發展。就目前而言,這些身體意符(signifier)每一個都不夠獨特,無法協助辨識寂寞感,因為它們與憂鬱疾患有關,也與恐懼(講話滔滔不絕)、焦慮(抓別人的手或手臂的時間較長)、害羞(緊緊交叉的雙臂與雙腿)、缺乏財務來源(單調的服裝)的情緒有關。
具身化寂寞最受到忽略的層面之一,是寂寞──伴隨著衰老及喪親──可能會限制人們尋求陪伴的渴望與能力,不論陪伴對他們有多重要。這種退出社交生活的現象可能不僅是寂寞者的特徵,也是其照護者的特徵。照護者是最缺乏研究又最孤單的(有薪及無薪)就業領域之一。
因此,瞭解用於表達寂寞的肢體語言及物質文化語言,對於仔細瞭解二十一世紀寂寞至關重要。這能提供見解來探討我們可能如何體驗、溝通、預防寂寞,以及如何「解讀」他人身體上的寂寞。或許也能讓人在界定那些表示幸福的姿勢動作、儀式、習慣時,瞭解「寂寞不存在」的情況;這件事非常重要,有助於辨別自主選擇的獨處及不想要的寂寞之間的差異,以及察覺人們何時可能需要他人介入。
當寂寞被視為一種生理問題,有幫助的介入措施可能也是生理性的,這並不令人吃驚。觸碰等動作提供一種跟他人交流的感官方式,不論是游泳、跳舞(具有音樂所帶來的額外情緒層面)、走路或雕刻的形式都能發揮作用。
如果寂寞是一種全身經驗,那麼它的感官互動就非常需要關注。我們聽到的聲音、我們聞到的氣味、另一個人的觸碰(不論是出於喜歡、關愛、性慾),都在我們的自我經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我們的自我是同時跟他人連結的具身化個體。我住在倫敦的東芬奇利時,我朋友花園末端的地鐵北線所發出的聲響讓她不堪其擾,卻令我感到安慰:這些聲響提醒了我,我從不是獨自一人,而是一個遠遠更廣闊的生活網路的一部分,我能隨時依照我的想法參與或退出這個網路。有所選擇是很重要的。
獨處(甚至是在正確環境下的寂寞)可以增強自信並具有情緒上的恢復作用,特意選擇的獨處尤其如此。在西方世界,我們往往對寂寞有全然負面的聯想,但寂寞與獨處可以是療癒性甚至創造性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寂寞是否受到強制、遭到延長、被人渴望,或被解讀為一種社交上及情緒上的缺陷徵兆。
※ 本文摘自《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
《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
作者:菲伊・邦德・艾貝蒂
譯者:涂瑋瑛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0/12/05
《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書封。
圖/商周出版提供
推薦文章
-
總是忙到沒時間好好吃飯、睡覺?4個周末行動足以讓你平衡日常惡習
-
🎧|你也是「I人」嗎?專家教你如何逐步擺脫社交恐懼
-
體重減輕多少不正常?不明原因體重下降當心可能是這十種疾病!
-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看遍各科看不好,「心理性咳嗽」做一件事後才緩解!
-
搶不到限量麥當勞楓糖鬆餅漢堡別懊惱!醫提醒早餐吃錯或過量恐怖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