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新/給付癌症次世代定序 加速醫療產業升級

聯合報 楊志新/台大醫學院教授、台大癌醫中心分院院長

健保署年初邀請癌症專家舉行「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專家會議」,討論攸關癌症診療的新一代基因檢測納入健保給付模式。

癌症治療已進入精準醫療模式,關鍵時機進行NGS檢測,有助醫師幫助癌友規畫治療計畫,在全球癌症新藥的研究版圖上,也能避免台灣的競爭力流失危機。

過去癌症治療不外乎放療、手術、化療,乳癌和攝護腺癌還可使用荷爾蒙治療。西元二千年起,癌細胞強勢生長的特性被破解,有的善於利用能源,有的促進血管新生,有的逃避免疫攻擊,醫界於是發展出各種標靶療法,攻擊癌細胞特有的生長能力,達到療效。

確定基因突變 更能精準治肺癌

最早的成功案例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淋巴癌抗體治療,再來就是肺癌。在台灣參與及主導的大型臨床試驗一再證實,東亞不抽菸肺腺癌病人中,帶有EGFR基因突變的患者接受標靶藥物治療,抗癌效果明顯優於化療。

肺癌是精準醫療最好的例子,過去百年來,肺癌在顯微鏡下被認為是同一個疾病,但從基因來看,有EGFR突變病人使用的標靶藥物,與ALK基因突變的病人完全不同,肺癌已知的關鍵基因突變已有十來種,確定癌細胞分子主要基因的突變再開始治療,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這是癌症生物學上觀念的重大突破。不過,同一基因突變在不同癌症,扮演角色不一定完全相同。例如同一個KRas基因突變點發生在肺癌,控制了整個細胞的生長,但在大腸癌卻可能只是輔助角色,所以使用同樣的標靶藥物,效果卻不同。

找出不同癌症的關鍵基因突變,才能找到治療方法,但基因檢驗昂貴,什麼癌該找哪些基因,用什麼方法最符合成本效益,是接下來的難題。

次世代基因分析 快速對症下藥

如果一次驗一個基因,檢體組織很快就不夠,而每次大約一萬元,找十個基因就要十萬元,相當不敷成本。更不用說病人需要趕快治療,而不是一直在等檢驗結果。

所以,一次檢驗多個重要基因的次世代基因分析相當重要。以前基因檢驗不普遍,為了找到病人參與臨床試驗,由藥廠負責檢驗。

現在藥廠認為這是醫療體系應提供的資訊,試驗單位必須自己找出適合的病人。而臨床試驗缺乏納入條件的資訊,就不容易找到適合的病人了,藥廠於是相對不願意來台新藥試驗,國人得到免費新藥的機會就變少了。

目前接受NGS檢測得自費十幾萬元,對很多患者來說是很大的負擔,更何況接受基因檢查,也未必就有標靶藥物可用,這讓許多患者不敢花錢,最後能付錢檢測的多是較無經濟壓力的人,他們成為最有機會使用實驗新藥的一群;經濟弱勢患者往往無法負擔基因檢測,參加試驗的機會更少了,造成另一種社會不公平。

需NGS檢測之癌症 健保應補助

國內基因檢測普及率低於日、韓,NGS在日、韓有健保給付,但民眾必須部分負擔30%至50%。針對一定要用到基因檢測的癌症,例如肺癌,健保應編列預算補助經濟困難者,也可考慮透過部分負擔設計,讓更多人有機會檢測,進而獲得對自己有幫助的檢查和治療。

癌症治療 基因突變 肺癌 基因檢測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