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豐偉/神經多樣性的悲與喜

聯合報 陳豐偉

在過動症領域有個有名的MTA研究,長期追蹤多年前診斷過動症的一群人。最近已經追蹤到個案成年。研究發現,不管是持續服藥、間斷服藥、停止服藥,有沒有其他非藥物治療,對於成年後的過動症狀,並不會帶來顯著差異。

也就是說,如果你把過動症視為一種「疾病」,那過動症就是「慢性病」(chronic disorder),這是一輩子的問題。各種藥物或非藥物的治療,或許可以強化你的學習、改善你的家庭互動與人際關係,但疾病的本質依舊存在。如果不想把過動症當成疾病,也可以說這是縱貫一生的「特質」

有些過動症個案不是會隨著年齡而改善嗎?的確,兒童的大腦還會生長,會成熟。但如果我們把有過動特質的小學生隨機分派到不同治療模式,他們成年時過動症狀嚴重度的分布,相差不會太大。

所以治療都無意義?當然不是。兒童期是學習與心靈涵養的關鍵。藥物治療有可能讓成績突飛猛進、減少發生各種意外事故。行為治療與適度的關懷可協助個案融入群體,降低負面的心理反應。個別化的教育可讓個案用適合他的方法學習。這些介入模式都能協助個案適應社會,但過動特質仍在。

隨著另一個疾病「亞斯伯格」的研究,「神經多樣性」成為熱門話題:我們應該尊重也學著欣賞不一樣的腦神經樣貌。「神經多樣性」的概念讓我們不需要找元凶,不用再責怪父母的教養造成過動與亞斯。或許這就是天生「體質」,會伴隨個案很長一段時間。

但「同理」、「尊重」、「欣賞」這些字說來容易,如果你是個案或陪伴者,如果你知道自己或你所愛的人會帶著這些特質終老,在心裡不會有壓力或負擔嗎?在英文網站上有許多文章,描述身為「亞斯」的伴侶,該如何面對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有些「亞斯」個案為了追求心儀的異性,會強迫自己學習「正常人」的戀愛手段。等結婚、生小孩後,又恢復喜歡孤獨、對愛情沒有特別感受的本性。沒有心理準備的伴侶,這時常不知如何是好。

一位過動體質的醫師跟我說,她常常丟三落四,遺忘小孩的玩具與病歷,帶來許多困擾。當她服用「利他能」,這些問題都會改善,但要付出因為過度專心導致思考太久、看診速度變慢的代價。「神經多樣性」象徵著許多印記會跟著我們一生。

好消息是,當我們對人的特質研究越深,就會發現許多人都在某種大腦特質的光譜上居於邊緣地位,但因很努力地適應這個為「典型人」(NeuroTypical)打造的社會,所以沒被發現。也許有一天我們會證實,「典型人」才是少數。

陳豐偉

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過動症 陳豐偉 醫師公衛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