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母乳的解密,醫師:母乳關鍵營養與「位置」有關
林口長庚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朱世明醫師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母乳哺育最好能持續6個月,若媽媽無其他不便哺乳的因素,則可哺餵至寶寶2歲。母乳當中所含的免疫及生長因子極為珍貴,不僅可以減少寶寶罹患腸胃炎、中耳炎、腸病毒等機率,成年之後,其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的機率也會大幅降低。
但是,隨著寶寶逐漸成長,營養需求更加廣泛,在4到6個月大時應適時加入副食品。此外醫生也建議,就算寶寶已斷母奶,仍要多喝乳製品,乳製品雖然無法完全取代母乳,但依然是寶寶獲得營養的重要來源,尤其隨著生物科技的進步,現今配方奶的製作以及成份已越來越接近母乳,能提供寶寶關鍵營養的補充。
朱世明醫師舉例,像是配方奶當中的脂肪酸結構,目前已有構造和母乳相當接近的sn-2產品,過去配方奶和母乳最大的差異,就是在脂肪酸的構造上,母乳的棕櫚酸銜接位置在sn-2,是母乳能讓寶寶腸胃好吸收的最大原因,可以說是「上帝賜予母乳最獨特的位置」!
而配方奶的脂肪酸構造通常是位於sn-1、sn-3,容易與寶寶腸道裡的鈣結合產生「皂化」,鈣在腸道裡被消耗,除了會影響寶寶的鈣質吸收,也使脂肪酸吸收率降低,導致使用這類型配方奶的寶寶容易出現排便不順或便秘問題。因此建議,在選擇銜接母奶的配方奶時「脂肪酸構造是重要關鍵」,脂肪酸位置在「sn-2」的配方奶粉可提升寶寶的鈣質吸收率,對其牙齒、骨質密度及肌肉收縮力等均有良好的幫助。
醫師提醒,即使是喝母奶的寶寶,也要特別留意可能有維生素D及鐵質不足的問題。根據調查,國內哺乳媽媽缺乏運動、日曬,且多半維生素D攝取不足,導致母乳中的維生素D含量亦偏低。除此之外,生成寶寶體內血紅素、腦部發展及肌肉成長的重要因子「鐵質」也必須加強補充,兒科醫學會建議,喝純母奶的寶寶,每天應額外補充維生素D至少400IU,才能增強鈣質吸收,鐵質則應每天至少補充1mg。
朱世明醫師強調,在孩子的成長黃金期,各項營養素應均衡攝取,才能促進各項器官穩定成長。建議父母們放鬆心情,給予寶貝均衡營養補充,就可以讓每個寶貝在人生起跑點上穩定成長發展。
推薦文章
-
健康老人們慶幸「老後停止做的事情」:不再強迫自己節食、運動
-
每天吃蛋罹糖尿病風險增六成?營養師詳解如何吃雞蛋才能避免健康危害
-
不只老化,禿髮竟也會讓頭髮變白!多吃「這些食物」抗白髮 做2事促血液循環
-
牙醫師的廚房/開胃義式料理 修復流感症狀
-
喝牛奶到底選全脂還是低脂?專家曝喝全脂4個好處及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