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內容 易影響小孩行為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綜合外電報導】
電視節目內容,會改變小孩的行為。美國廣播公司報導,新研究發現,童年時期長期看電視,成年後出現攻擊行為機率較高,另一項研究也發現,內容優良的電視節目,卻能提高小孩的行為規範,很多專家都建議家長,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但部分學者則認為,必須依照電視內容而定。
研究中,調查了一千名從出生到二十六歲的年輕人,觀察他們的看電視習慣外,還檢測他們是否有反社會人格、與被法院定罪的紀錄,發現看電視越久的兒童,成年後越可能有刑事案件紀錄,還可能被斷定有反社會人格,並且不論性別、智商、社經地位,都會有類似的情形,許多專家因此建議,減少孩子看電視時間。
另一項研究中卻顯示,電視節目的內容,才是改變幼兒行為的關鍵,研究團隊調查了八百二十個家庭,都包含了三至五歲的孩童,將他們分成兩組,一組要求父母不讓小孩看有暴力內容的節目,另一組則不干預看電視的安排,結果發現,兩組相較下,減少看暴力節目的組別,兒童的暴力行為確實有減少。
部分專家建議,兒童若是觀看教育類節目,其實可以改善他們的行為,因為小孩會模仿電視的內容,若是內容是良好的,則會把孩子導至好的方向,反之亦然,父母應該要充分利用這個特質,所以不只是關掉電視,而是把關節目的內容。
※延伸閱讀》
‧吃飯配電視 多吞進一成熱量
‧孩童少看電視 向「小胖」說再見
‧做菜用點小心機 寶寶青菜吃光光
‧研究:幼兒長期接觸雙酚A 易氣喘
推薦文章
-
院長講堂/佳里奇美醫院院長周偉倪 心臟復健引路人 降低預後死亡率
-
2025癌症論壇/營養+運動 癌後康復關鍵
-
腸活專家推薦喝一款「神奇飲料」:增加腸道好菌還能抗憂鬱
-
健康老人們慶幸「老後停止做的事情」:不再強迫自己節食、運動
-
醫師和保健專家用10個飯前習慣養生「聞咖啡香氣」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