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父母陪著運動 小孩動更多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協助孩子遠離氣喘威脅,除了控制飲食避免肥胖外,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提升體適能也相當重要。國外研究也發現,如果家長能陪孩子一起運動,效果更好。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表示,肥胖的小孩通常怕熱、怕流汗,家長不妨讓他們在家玩wii,或選擇慢跑、跳舞等有氧運動,也可達到減輕體重的效果。
董氏基金會指出,今年7月出刊的「身體活動與健康期刊」,美國猶太健康醫院醫學助理教授Kristen Holm以83個家庭為對象,鼓勵家長和孩子透過每天走路超過2000步來增加運動量。結果發現,當媽媽們走路達到或超過2000步時,孩子們平均走路超過2117步;當母親沒有達到目標時,孩子則只走1175步,證實親子一起運動時,家長的活動量增加,孩子的活動力也會跟著變強。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運動可讓腦部分泌腦內啡誘發好心情,基金會去年曾進行「台灣五大都市國、高中學生運動狀況、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結果發現家長常運動,受訪學生有運動習慣的比率也高於沒有運動習慣者。此外,17.3%的國、高中生會因情緒不佳而運動,運動後有84.2%覺得心情會變好。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
-
地毯長期不清會怎樣?專家揭糟糕後果和正確清潔方法:別用抹布擦
-
春天就吃「頂級排毒食物」竹筍!藥劑師揭一族群和罹4種病不宜食用
-
我在急診的日子/膽結石痛到昏厥 腹腔鏡取百顆碎鑽
-
🎧|吃得健康不用花大錢?營養師劉怡里教你吃出強免疫、助好眠
-
唯有運動能抵消久坐早死風險!5招椅子身體活動法 適合無法出門運動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