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嬰大小陰囊 發現神經髓鞘瘤
【聯合報╱記者洪敬浤/西屯報導】
周邊神經髓鞘瘤多發生在腋下、尾椎等粗大神經叢部位,且以成人為主,台中澄清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李雨利發現出生5個月的男嬰罹患此症,病灶位於左側睪丸,且為惡性,目前已切除腫瘤與左睪丸。
李雨利說,這名男嬰原本出生時並無異狀,後來左邊陰囊越來越腫,雖不會疼痛,但摸起來彷彿睪丸變大了,形狀不規則,原以為是疝氣合併陰囊水腫,檢查才發現是腫瘤。
醫師為男嬰開刀取出左側睪丸,重達37公克,長4公分、寬4.6公分、高3.7公分,比成年男性睪丸還重,切片化驗是惡性周邊神經髓鞘瘤。
李雨利說,周邊神經髓鞘瘤多發生在腋下、尾椎等粗大神經叢部位,且以成人為主,惡性比率約5%,但積極治療後有50%復發機率,腫瘤細胞會沿著神經周邊擴散轉移,化療效果不是很好。
男嬰左睪丸被腫瘤包圍住,上中旬已開刀取出腫瘤與左睪丸,醫師建議轉診醫學中心,接受化學治療,但家屬仍在考慮。李雨利說,惡性周邊神經髓鞘瘤治療後,復發率很高,家長不忍孩子受苦,是否接受化療?陷入天人交戰。
李雨利呼籲家長要留意男嬰睪丸,如果兩側大小懸殊,可能是疝氣、水腫或腫瘤,應盡早檢查。
推薦文章
-
22周胎兒長罕見肺腫瘤 北榮排水救命
-
6歲女童骨齡狂飆 藥物抑制性早熟
-
前職棒球星每天運動、重訓卻罹癌?原因可能「這習慣」
-
喉嚨卡、頸腫大 甲狀腺結節上身?醫分析癌變可能
-
76歲男下巴出現不明疼痛「竟是癌症」醫:擴散到這部位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