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術後傷口發紅微熱 中醫藥膳可改善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孕婦剖腹產後,若傷口有點紅且局部有輕微發熱時,該怎麼辦比較好?中醫師高存太表示,術後發熱變化多端且成因複雜,有手術過程中寒溫不適的外感因素,有術前原發病症延續的內傷因素,有術中創傷等醫療性因素,可依據中醫臨床辨證,區分為血瘀型、血虛型、陰虛內熱型,依證治療。
高醫師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中指出,在手術切口拆線後停用抗生素,辨證後使用中藥水煎內服。血瘀型者,證見寒熱時作,惡露不下或下者甚少,色紫暗有塊,小腹疼痛拒按,口乾不想喝水,舌紫暗或有瘀點,治宜活血化瘀,可使用生化湯加減方,包括炮薑、炙草、川芎、丹皮、桃仁、丹參、當歸、益母草等中藥材。
高存太醫師進一步指出,血虛型者證見身有微熱,頭暈目眩,心悸,睡的少,腹痛綿綿,手足麻木,舌淡紅、苔薄,治宜補益氣血,可使用八珍湯加減方,包括當歸、茯苓、熟地、白芍、人參、白朮、炙草、黃耆等中藥材。
陰虛內熱型者證見午後熱甚,兩額紅赤,大便乾燥,小便黃赤,舌質紅、苔薄黃而乾,治宜滋陰清熱養血,可使用一陰煎加減方,包括熟地、白芍、麥冬、地骨皮、生地、青蒿、炙草、知母等中藥材。
推薦文章
-
清明肝氣旺 多吃綠色蔬菜養肝排毒
-
苗栗醫療資源不足?鍾東錦:基層診所、社區支持當堅實後盾
-
清明氣候多變易受寒,養生4要點 !飲食著重健脾養肝,少吃油膩辛辣
-
清心安神助好眠 中醫教你從中藥調理和正確呼吸法著手
-
健保大數據/高血壓治療特色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