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晚吃早餐 孩子恐變小胖子
早餐是一天活力的泉源,但一項最新調查顯示,雙北市三到六年級學童高達2成沒有天天吃早餐,可能影響學習成效、排便,並造成肥胖,另有過半學生早餐吃得不夠健康。營養師提醒,早餐晚吃的影響等同沒吃,建議早上7點30分前吃完早餐,並要搭配蔬果,以天然食物為主。
癌症關懷基金會調查雙北市63所國小、1萬1040名學童的早餐習慣,營養師林郁婷說,有高達2成沒有天天吃早餐,甚至有2%學生幾乎不吃早餐,原因是「來不及」。而學生早餐最愛土司麵包,搭配飲品除了乳品外,最常喝奶茶與紅茶,恐攝取過多糖分。
值得注意的是,有7%學生超過8點才吃早餐,調查也顯示愈晚吃早餐的學童,每天排便的比率愈低,自覺成績還要加油的人最多,且過重、肥胖的比率也愈高。
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強調,6至12歲學齡其是生長發育重要時期,如果早餐不吃或晚吃,學童容易注意力下降影響學習能力,空腹胃酸危害消化系統,會導致便秘、肥胖,並增加慢性疾病風險。
黃翠華建議,健康早餐必須均衡多樣、少糖、少鹽,選擇蔬果、全穀類、優質蛋白質及天然食物為主,避開精緻加工食品(火腿、香腸、培根等)。
推薦文章
-
被宣告肝硬化,就是被判「死刑」了嗎?專科醫師授肝硬化逆轉方法
-
剛吃完立刻想上廁所?醫揭「便意超快」真相 4類食物吃了最有感
-
蔓越莓不僅女生吃,男生吃也好!吃對減少感染,4種食物保護泌尿道
-
慢病主題館【預防】三分之一長者曾摔倒 居家環境改造守護長者安全
-
認知功能下降並非不可避免 從日常5件小事著手有益大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