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飲料「不要去冰」!營養師示警:恐食物中毒 2類飲品最易變質
不少民眾喜歡揪團點外送飲料解渴消暑,有些人認為點「去冰」能喝得更健康,但黃雅鈺營養師提醒,去冰的外送飲料沒有冰塊維持低溫,再加上炎熱天氣,飲料在運送途中變質的風險可能增加,嚴重時甚至導致食物中毒,造成上吐下瀉恐苦不堪言。
天氣熱外送飲料去冰 「危險溫度帶」成細菌溫床
黃雅鈺營養師說明,飲料從製作完成、外送員取餐,再到顧客手中,其實已經過了一段時間。外送飲料如果不加冰,溫度落在攝氏60至70度,也就是「危險溫度帶」,適合許多細菌快速繁殖。常見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包括沙門氏桿菌、大腸桿菌及腸桿菌科,症狀從輕微腹痛、腹瀉,到嘔吐、嚴重腹瀉、發燒、頭痛、伴隨血便或膿便等都有可能。
營養師教你冰量這樣調!飲料也有「最佳賞味期」
那麼飲料冰量該怎麼調整?黃雅鈺營養師表示,乳品及豆製品飲料蛋白質含量高,變質風險也更高,因此像是加入了鮮奶、豆漿、多多類等含蛋白質或高糖飲品,建議選擇「正常冰」;一般茶類相較之下冰量可少一點,但也要將路途時間納入評估。
此外,飲料的「最佳賞味期」就是安全保鮮期,黃雅鈺營養師強調,無論是冷飲或熱飲,通常建議在1至2小時內飲用完畢,不過還是要看飲料基底、冰塊量、飲料放置地點環境及氣溫等,最好還是盡快喝完。
飲品外送、外帶兼顧食安 還有這些做法能延長新鮮度
黃雅鈺營養師進一步表示,外送飲品不能選擇盛裝容器,應該多加一點冰塊維持低溫。若是自行外帶,除了適度加冰,如果遇到固定冰量的飲料,民眾可自備保冷袋或保冷劑,延長保存時間。若習慣自帶環保容器,也可以選擇保冷效果較佳的「冰霸杯」,幫助維持飲品新鮮度。
【延伸閱讀】
超商雞胸肉直接吃?營養師:真空包裝也會有「肉毒桿菌」 未加熱恐中毒
【本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6279】
推薦文章
-
水果吃多少算太多?攝取過量恐致3大風險:5技巧助你健康吃
-
不只是小毛病!美腫瘤科醫師指4症狀是「罹癌警訊」 籲民眾切勿輕忽
-
今年爆首例「副傷寒」本土病例 患者曾赴印度 疾管署:感染源待釐清
-
北市抽檢家樂福蝦仁驗出抗生素 一沐日、李記紅茶冰大腸桿菌超標
-
急救包也有中藥版!腸胃不適、皮膚外傷 都可即時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