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烏龍茶能降血糖?糖尿病專科醫揭真正功效和正確飲用時機
不少人在健康檢查中被提醒血糖偏高,開始關注日常飲食是否影響血糖值。而網路上流傳「烏龍茶能抑制血糖上升」的說法,究竟是否屬實?日本內科暨糖尿病專科市原由美江醫師針對此一議題給出了專業解答。
關鍵成分是「兒茶素」
醫師指出,烏龍茶的確具有幫助控制血糖值上升的效果,這主要歸功於茶葉中含有的「兒茶素」成分。兒茶素能抑制腸道對糖分的吸收,進而減緩飯後血糖上升速度。此外,兒茶素的抗氧化與抗發炎作用也有助於改善腸道環境,進一步提升胰島素的作用效果。
她建議,若希望發揮烏龍茶的血糖調節功能,最好在飯前飲用。此舉除了有助於控制飯後血糖,也能透過飲水產生飽足感,進而減少攝食量。
適量飲用為宜,每天4杯最理想
醫師表示,有研究指出,每日飲用4杯以上的烏龍茶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不過,需留意烏龍茶中也含有咖啡因,若過量飲用可能引起咖啡因攝取過多的問題。一般建議,每日不超過2公升為宜,通常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其他有助血糖控制的飲品
除了烏龍茶,市原醫師也推薦含有難消化性糊精或番石榴多酚的「特定保健用食品(特保)」飲品,這類飲品也能有效抑制飯後血糖上升,適合飯前喝一杯作為輔助。
此外,紅茶同樣含有兒茶素,也有調節血糖的潛力;而每日飲用3~4杯無糖黑咖啡則與降低糖尿病風險相關。不過,加入糖或奶精時需注意用量,避免反效果。
資料來源 / Otona Answer
推薦文章
-
女子額頭「長硬塊」竟是骨瘤!醫提醒:恐壓迫神經致頭痛
-
低調的超級食物!山藥富含黏液蛋白 穩定免疫力、補充能量的好食材
-
吃冷飯防大腸癌?醫澄清:尚無科學證據!大腸癌預防關鍵在「這幾招」
-
手沒力只是老了?專家提醒可能是大腦在退化或慢性病上身
-
生活小改變 環保大永續/選擇吃當地吃當季 原型食物有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