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吃紅蘿蔔一周皮膚會變黃嗎?營養師親身實測 身體出現這些微妙變化

元氣網 洪波波
胡蘿蔔富含維他命A,必須與油脂一起攝取,才能有好的吸收。圖/123RF

有人說常吃胡蘿蔔會讓膚色變橘,也有人說它能讓眼睛更明亮、皮膚更有光澤。那麼,若連續一週每天吃一份胡蘿蔔,身體真的會有什麼變化嗎?註冊營養師Lauren Manaker親自嘗試了七天的「胡蘿蔔挑戰」,結果出乎意料。

一週實測:皮膚沒變橘,但氣色更好了

最先被問到的問題是:「皮膚真的會變橘嗎?」答案是——沒有。營養師笑說:「我並沒有變成卡通裡的小矮人。」其實,要吃到皮膚變色(稱為「胡蘿蔔素血症」),得長期攝取大量β-胡蘿蔔素才可能發生,一天一份胡蘿蔔遠遠不夠。

不過她發現,氣色似乎變得更明亮了。「也許是因為胡蘿蔔取代了平常不那麼健康的零食吧。」

消化變順、嘴饞變少

雖然外表沒什麼明顯改變,但身體的感受卻更細微。她表示,整體消化狀況變得很好,也更不容易嘴饞。「原本下午會想吃脆餅或洋芋片,現在改成吃脆脆的胡蘿蔔,反而覺得滿足又不罪惡。」

胡蘿蔔的真實營養力

胡蘿蔔並非一週就能帶來劇烈變化的「神食物」,但若能長期食用,對身體健康的幫助其實相當多。胡蘿蔔富含β-胡蘿蔔素,人體會依需求將其轉換成維生素A,能幫助維持夜間視力、增強免疫功能,並促進細胞修復。由於身體會自行調節轉換量,因此不必擔心吃太多會造成維生素A過量的問題。

除了β-胡蘿蔔素外,胡蘿蔔還含有葉黃素與玉米黃素等多種抗氧化物質,能協助對抗自由基、延緩老化,並被研究指出有助降低黃斑部病變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它同時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例如果膠,有助促進腸道蠕動、穩定血糖,也能作為益菌的營養來源,幫助維持腸道菌相平衡。

胡蘿蔔中的鉀元素對心臟與代謝健康也有幫助,能協助調節血壓,而膳食纖維則能結合並排出多餘的膽固醇,減輕心血管負擔。長期攝取胡蘿蔔,對維持消化順暢與心臟健康都能帶來正面效果。

食用須知:這些族群要特別留意

雖然胡蘿蔔營養豐富,絕大多數人都能安心食用,但仍有部分族群應稍加注意。糖尿病患者在攝取時可留意份量,因為胡蘿蔔屬於根莖類蔬菜,含有一定比例的天然糖分,過量仍可能影響血糖控制。

對樺木或艾草花粉過敏者,有時在食用生胡蘿蔔時,可能會出現口腔過敏症候群,產生喉嚨或口腔搔癢的情況,建議改以熟食方式較為安全。嬰幼兒或長期大量攝取者,若體內累積太多胡蘿蔔素,皮膚可能會略呈黃橘色,但這屬於無害且可逆的現象,只要暫時減少攝取即可恢復正常膚色。

營養師總結:健康的關鍵在「持續」

「這一週的實驗沒有讓我變成發光女神,但提醒了我:健康不是快速的奇蹟,而是持續的習慣。」她說。每天吃一份胡蘿蔔,不僅能增加維生素A、膳食纖維與抗氧化物攝取,還能幫助用更自然的方式調整飲食。「想要健康發亮,從每天多吃一根胡蘿蔔開始就很好。」

β-胡蘿蔔素 營養師 維生素A 抗氧化物 皮膚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