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產品較健康?植物性奶油更易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由於飲食安全意識抬頭,民眾在選購食品常常喜歡優先考慮成分天然的「植物性」產品,但是每一種食品都是同樣的標準嗎?植物性奶油比選動物性奶油好嗎?
基本上,奶油與鮮奶油都是從牛奶而來,屬動物性鮮奶油。但很多非牛奶脂肪也可以製作成奶油與鮮奶油,如椰子油、棕櫚油、大豆油或菜籽油,因此有植物性奶油、鮮奶油的產生。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陳明汝教授表示,植物性由於沒有鮮奶的味道,因此會添加人工香料,也會添加β-胡蘿蔔素或色素,讓它看起來較接近動物性鮮奶油色澤。此外,還有混合動物與植物的奶油與鮮奶油, 動物部分的脂肪有可能來自牛奶,也可能來自豬或牛身上的脂肪。
植物油性奶油需氫化加工
動物性奶油與鮮奶油,雖然飽和脂肪酸比較高,食用過多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植物性奶油如椰子油與棕櫚油,一樣有健康疑慮,它們也富含飽和脂肪酸,一樣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他植物油雖然是不飽和脂肪酸,但容易裂解、氧化,為了提高穩定度,須以氫化(Hydrogenated)方式加工處理,使植物油變成半固態的形式,成為氫化油。而氫化油含有反式脂肪,醫學認為,比飽和脂肪酸更容易增加心血管與其他疾病的風險。
因此,陳明汝建議,如果為了健康而選擇植物性奶油與鮮奶油,還不如就選動物性,而且成分標示愈簡單愈好,最好就是只有水、鹽、奶脂。基本上,選擇大廠牌、包裝完整的產品,就不會有太大問題。同時,原料來自植物油者,為避免消費者誤解為更健康的產品,目前市面上的人造奶油及脂肪抹醬產品,都已經不能使用植物性奶油文字為標示 ,消費者可以從標示清楚分辨,依照需求選購各類動植物奶油產品。
(本篇審稿專家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陳明汝教授)
推薦文章
-
健保大數據/40到59歲失眠困擾最高峰 女性患者為男性兩倍
-
健保大數據/144萬人因失眠就醫 人數遠遠被低估
-
吃對食物能控膽固醇!營養師揭10種天然控脂食物正確吃法
-
霜降早晚溫差大,常見3類症狀!多吃「黑白食物」潤肺補腎
-
氨基酸保健品非但無益反而是有害 教授告訴你攝取過量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