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麵包和魚餃蝦餃哪個比較「原味」?答案竟是後者
農曆年節將至,許多消費者會採買年貨,但並非完全都知道所買食材的成分,而裝食材的器皿也是一則學問,專家學者提醒,採買食品時要注意標示,不食用過度加工的食品,注意儲存條件與有效期限,盡量不使用美耐皿類餐具,及別聽信網路謠言,過個安心又健康的好年。
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與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舉辦「吃得健康,食在安心」講座,邀來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立委暨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焜裕、長庚大學放射醫學院副研究員林中英與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等專家學者,分享生活中常面臨到的食安議題,如食品加工助劑、食安風險評估,以及如何健康飲食等。
吳焜裕表示,他自己大學是念化工,台灣的食安人才少,食安工作應該反映民眾關切的重點,食品安全就是要預防因飲食衍生的疾病,及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的疾病,避免吃到過量的化學性、物理性與生物性有害物質,至少不會影響健康。
吳焜裕並以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為例,他說自己家住台中,所以得常常外食,但外食所裝盛的器皿大都是美耐皿,其內含成分其實就是三聚氰胺所構成,如拿來盛裝高溫或酸性食品時,便有溶出三聚氰胺的風險。高醫大附設醫院醫師吳明蒼曾做研究發現,使用美耐皿餐具的受試者,尿液中的三聚氰胺總量為8.35微克,高出使用陶瓷碗的1.31微克的6倍以上。
譚敦慈則跟民眾分享如何吃的安全且健康,她一開始先感性說到,林杰樑醫師走了五年五個月又八天,感謝大家給予溫暖力量;她說日常生活中的飲食中,有毒物質其實與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在有毒的環境中健康地存活,變成現代人面臨的最大挑戰。
她說吃是人的根本,但盡量不要吃加工品,因為裡頭成分添加物太多,無法完全得知;她也說道嘴巴要動腳就要動,喜歡健走的她,以自身為例計算進食後所需健走的消耗時間,熱門的珍珠奶茶一杯就要走120分鐘,一份蜜糖吐司更要走313分鐘,震撼在場民眾。
林中英副研究員則告訴在場民眾,要吃食物的原味外,當然也可吃由食品加工助劑而成的食品,只是應分辨其內含物。因民眾往往美食下肚,並不會認真翻閱後方的標示,像是一個菠蘿麵包,除了麵粉外,內含一堆香料;而魚餃跟蝦餃,卻是內含豬肉,後面才有魚漿以及其他添加物加工而成。
她建議民眾應適食適量,遵循少油、少糖、少鹽、多五穀、多新鮮豆類、多蔬果等方式外,為了全民健康,她也呼籲政府應明定加工助劑的定義與用途,杜絕黑心食品再發生的可能。
顏宗海則提醒民眾,只要維持適當的熱量,以及攝取蛋白質、足夠的蔬菜水果,別過量的攝取紅肉,其實達到健康飲食並不困難。另外,嚴守不抽菸、不喝酒的生活方式,就能讓人活得健康,減少生病風險。
推薦文章
-
29歲男罹大腸癌晚期 他坦言只能怪自己飲食習慣「狂吃一家健康速食店」
-
陸「三無」網紅食品霉豆腐恐入台 衛福部籲別買!霉豆腐是什麼?
-
「蘋果減肥法」不只能瘦身!營養師親測發現3大功效:一周扭轉破病體質
-
什麼是超加工食品?多吃變胖又傷腦,專家帶你一次搞懂
-
護理師爆「再也不吃好市多烤雞」冰箱兩隻已丟掉!專家曝爭議成份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