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好甜不敢吃?先看GI值
正在減肥或控制血糖的人,千萬別以為水果愈甜就不能碰。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劉珍芳指出,民眾有兩極迷思,有人認為水果不會胖,多吃無妨;有人卻怕胖而放棄甜味水果。事實上,甜味、糖度、GI值、熱量的交互作用,使得口感上的甜味和肥胖是兩回事。
GI值是進食前到進食後2小時,人體血糖及胰島素的變化。劉珍芳解釋,GI值愈高,進食前後的血糖升降如雲霄飛車,雖能快速消除低血糖時的饑餓感,但血糖高峰一過,餓得也快。血糖陡升陡降,不利血糖控制。
劉珍芳說,同理,減肥菜單看熱量,還要參考GI值,血糖緩升緩降,少吃卻不易覺得餓,就不會節食過頭而亂吃破功。
劉珍芳說,高糖度卻低GI值,關鍵在於膳食纖維,比如西瓜幾乎沒什麼膳食纖維,通過腸胃,馬上提高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解渴又開胃。相反地,蘋果、泰國芭樂等,多了膳食纖維當緩衝,甜口卻不激升血糖。
劉珍芳參考衛生署的建議,女性每天3份水果、男性4份、兒童2份、糖尿病患2份,每份約拳頭大或飯碗7、8分滿,選擇低GI、高纖少熱量的水果,控糖減重事半功倍。若打成果汁,最好加蔬菜多些纖維。(中央社)
小檔案:GI值
GI值即為「升糖指數」,會造成血糖上升太快,選擇低GI食物則能穩定血糖、提供飽足感。比如白米,麵包,蛋糕,餅乾等高GI食物,可能讓血糖快速上升又下降,導致血糖波動大,吃多很快就餓了,不利健康管理。
推薦文章
-
小鳥胃怎麼在自助餐吃回本?她教吃到飽5步驟:留意第一區的陷阱
-
「這3種水果」纖維含量驚人,芭樂上榜!解便秘、控血糖、降膽固醇必吃
-
柯文哲緊急動泌尿道手術!什麼是水腎?水腎會自己好嗎?
-
不是只有鹹食才合適 9種水果也能用氣炸鍋做成香脆果乾
-
羅志祥母阿茲海默症「記憶彷彿被橡皮擦抹去」!醫籲年輕多存腦本 三動防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