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B肝/兩成以上慢B演變成肝硬化

聯合新聞網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慢性B肝炎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伴有肝纖維化。如未接受正確治療,兩成以上的慢性B肝炎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患者。中醫師羅明宇表示,中醫中無纖維化一詞,但一些與結締組織增生相關的疾病都有中醫描述的瘀血或癥積痞塊特徵。中醫認為,慢性肝病的基本病機是正衰邪盛,溫熱未盡;關鍵在血瘀,病理表現為肝纖維化形成。

羅明宇表示,活血化瘀中藥具有抗肝纖維化作用。在藥物應用研究上,單味中藥部分,有抗纖維化作用的中藥有丹參、桃仁、冬蟲夏草、漢防己甲素、當歸、黃耆、茯苓、柴胡、紅花、甘草、苦參、澤蘭等。複方部分,由於肝纖維化機制複雜,中醫認為,除血瘀外,多還有濕熱、肝鬱、脾虛、陰虛等證,晚期患者兼有氣滯、濕熱、熱蘊、痰阻和正虛表現,單味藥難以達到整體治療效果;複方中藥在活血化瘀的同時,可兼顧祛邪、扶正、補虛、健脾、益氣、補腎,長期應用活血化瘀藥物,可阻抑肝纖維化發展,甚至逆轉已形成的肝硬變。

醫師指出,中醫學注重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其主要優勢是抗纖維化及以活血化瘀為主的整體治療,在提高療效、減少復發或改善症狀等方面有獨到之處。臨床過程中,中西醫結合,可各補其長而避其短,對於B肝纖維化患者可達最佳治療效果。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台灣新生報

健康醫藥精采內容,詳見台灣新生報網站

中醫 肝纖維化 活血化瘀 中藥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