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灸法增強抗病力 燙到破皮恐致感染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操作傳統艾灸法,非常接近皮膚時,可能造成水皰,經常操作可能破皮。北市聯醫中醫師吳建東指出,艾灸太靠近皮膚一旦造成破皮傷口,提高感染風險,現代多改以紅外線照射穴位方式同樣可達養生效果;使用灸法也會注意與皮膚的距離,避免造成傷口。
古人認為艾灸穴位起泡後有助刺激抗病能力,但對皮膚癒合力差的慢性病患,操作溫熱刺激作用的艾灸,若未留意確有危險性。中醫師林銘堉指出,古代中醫主張艾灸腿部的足三里穴時,要讓該穴處的皮膚起泡,如此刺激抗病能力最佳;但現代中醫師艾灸時,頂多讓患者局部穴位起輕微紅暈,不再刻意燙到起水泡。
灸法是利用燃燒艾葉或其他熱源在穴位或病變部位進行刺激,以溫通經絡。醫師指出指出,目前,除了紅外線儀外,將艾粒插在針上,針刺穴位,點燃艾粒時,溫熱感透過針傳送,但由於距離皮膚稍遠,不會產生明顯的皮膚燒灼感,這種療法稱為針上灸。不過,扎針或艾灸都是必須審慎評估的療法,建議找醫師診察後決定。
推薦文章
-
別再相信「身體受寒就會生病」婦產科醫揭正確保暖原則和改善怕冷體質
-
進補喝四神湯有用? 中醫曝常見2煮法 效果有限
-
最近很夯的「苦瓜胜肽」真能有效降血糖?教授突破臨床盲點
-
體脂肪30%→16%!前主播靠5個減脂習慣狠甩一半肥肉:千萬不要節食
-
冬令進補「穩糖秘技」!醫推「3原則 4選擇」,營養沒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