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作息 跟太陽規律走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現代人愈來愈重視養生,但卻不知道養生之道應順從自然的變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陳萍和表示,人的活動應跟著太陽的規律去走,一年有四季,對應於一天,也可以分為四個時段,早上為生發之時最適合做和緩的運動,過了中午,人體的氣逐漸沈降到下半身,到晚上就是休息的時刻。
除此之外,陳醫師指出,古籍《黃帝內經》有云:「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上述就是在說明要符合養生之道,就必須取法天地陰陽等自然變化的原則而加以適應,飲食節制、生活規律、不太過操勞又避免過度的性生活,如此才能達到形神俱旺的地步,之後才能活到百歲的年齡。
值得注意的是,現代人似乎離傳統的健康養生方式愈來愈遠,甚至暴飲暴食、生活作息不正常、縱慾過度、菸酒不離身,以致於還不到五十歲的年紀就已經衰老、身體衰弱無力了,這都是因為生活上沒有遵照規律去走所造成。
陳萍和醫師建議民眾,在早晨可多做氣功、太極拳等和緩的運動,對順應自然的養生之道將很有幫助,也可以讓身體保持在健康的狀態下。
推薦文章
-
利用天然情緒機制 5個簡單方法不上健身房也能提升快樂荷爾蒙
-
秋天戴口罩效益高 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可減少過敏發作頻率
-
早晨五到八點是送醫高峰時段 醫師揭心血管疾病好發3大時刻
-
氣溫驟降膝蓋痛?醫師教你秋冬關節養護7重點緩解晨僵不適
-
大幅降心梗風險 心臟外科醫師曝1個簡單習慣「可能救你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