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進補 看清標示、注意保存
氣溫轉涼,大家購買中藥材冬令進補前,務必看清產地、標示、保存期限,以免藥材過期、變質,「病」從口入。
台灣氣候潮濕,中藥材如果未存放在乾燥、通風地方,容易變質。
中藥師黃清溪說,像枸杞、當歸,水分含量高,保存方式不當容易發霉,建議放在冰箱冷藏,一旦出現發霉或枸杞籽外露、變油狀況,就已經變質,恐產生黃麴毒素會傷肝,另中藥粉也要存放在密封罐,避免受潮。
衛生局稽查檢驗代理科長甘敏郎說,今年8月起,衛福部公告中藥材包裝皆應標示品名、製造日期、產地、保存方式、並註記「一般藥材」或「毒劇藥材」類別;「毒劇藥材」需標示炮製方式,如未依規定標示,將可依藥事法最高處15萬元。
甘敏郎也強調,桃園從5月起針對轄內中醫醫療機構、中藥販賣業者,抽檢重金屬含量、農藥殘留量、總生菌數等項目,均未發現超標狀況。
▍提供優質新聞,還需要你的鼓勵,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推薦文章
-
擦桌子來來回回大錯特錯!專業人士教3要訣才不會愈擦愈髒
-
美食安專家揭十大中毒高風險食物 一種水果入列「曾讓40人喪命」
-
網路爆紅!杜拜VIGO含餡巧克力 遭驗出餡料防腐劑超標
-
牛奶也有分等級?原來鮮乳界「A++模範生」就在台灣!
-
除濕、開窗還不夠!醫示警「家中這些地方」最容易藏黴菌 防霉3招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