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胖者呼吸困難 恐患通氣不良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高雄榮總醫師最近發現,急診出現多名「重量級」病患,因呼吸困難、意識不清送醫,甚至嚴重到須插管治療,體重都超過百公斤,推測是國外常見的「肥胖通氣不良症候群」,因過胖影響肺功能。
高榮指出,這些病患沒有肺病病史,也不是肺阻塞或腦中風,純粹是肥胖引起,台灣最近近幾年來,類似的患者越來越多。
高雄榮總呼吸治療科主治醫師李錦中指出,國外研究顯示,肥胖通氣不良症候群患者近30年來在美國逐漸增加,因過度肥胖者胸、腹部脂肪細胞多,胸腔容積小,肺部通氣功能長期受限,心臟、神經系統功能也逐漸受損,不少患者白天常有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現象,旁人多以「胖子本來就這樣」,忽略其中風、心肺衰竭等危險性。
李錦中說,體重破百、身體質量指數 (BMI)超過30者,需要更多氧氣消耗量,但肺部通氣功能又受限,長期下來便出現氣喘、心悸、下肢水腫、白天嗜睡等症狀,嚴重者還會缺氧、呼吸窘迫、夜間睡眠呼吸中止等,許多病患一直撐到急診入院,才被診斷出來有此症候群。
一般而言,若患血抽血檢測血中二氧化碳大於45mmHg、氧氣小於70mmHg,並排除慢性肺阻塞、阻塞性睡眠中止、先天中樞通氣不良症候群、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可能病症,又有肥胖、睡眠障礙等特徵,罹患肥胖通氣不良的可能性極高。
李錦中表示,患者每天必須以呼吸器輔助治療6小時,持續1個月就可大大改善身體及精神狀況。
推薦文章
-
喝牛奶到底選全脂還是低脂?專家曝喝全脂4個好處及潛在風險
-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菜瓜布肺患者 小心這些病找上門!常見共病症預防與照護方式一次解答
-
中醫大附醫榮獲2025年《Healthcare Asia Awards》雙料大獎 勇奪「年度醫院」與「年度CEO」 彰顯智慧醫療與永續領導力
-
癱瘓中奇蹟復原!「武醫」何宗融以中西醫合療自救 也救回重傷馬小弟
-
多做仰臥起坐有助消除腹部脂肪嗎?專家告訴你真正有效4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