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拉肚子是腸炎?醫師指出這些竟是肝癌的症狀
大家比較熟知肝癌的典型症狀一般多是皮膚黃、眼睛黃、腹水、疲勞等,不過有肝膽胃腸科醫師指出,也有患者一開始表現的症狀比較特別,如發燒、拉肚子、腹痛等類似腸炎的症狀,這些非典型症提醒大家要特別注意。
肝膽胃腸科醫師錢政弘在其臉書分享病例指出,一名60多歲男性病患發燒及拉肚子5天,吃了止瀉藥後腹瀉停了,但是開始腹脹及輕微腹痛,因此就醫檢查。他按壓病患肚子發現肚臍周圍有輕微壓痛和局部的脹氣,不過沒有急性腹膜炎的特徵,原本判斷應是一般的感染性腸炎或比較不典型的憩室炎或盲腸炎,於是抽血檢驗白血球和發炎指數,不過後來問診問到病患有B型肝炎,因此多做了肝功能檢驗。2天後回診病患腹痛已有點改善,白血球數正常,但肝指數異常高,因此又安排做腹部超音波檢查,這一查竟發現病患肝臟超過三分之二都是腫瘤,還有中等程度的腹水。他再問病患:「你這次拉肚子之前,沒有覺得腹痛、食慾不振、疲勞等症狀嗎?」病患回答:「沒有耶!我覺得我身體還不錯!」錢政弘表示,此病例再度驗證肝病真的是無聲無息,他的腹瀉和腹脹應該是跟免疫力下降和腹腔積水有關,而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是罹癌的主因,因此呼籲B肝患者一定要定期追蹤。
肝癌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雖診斷容易,但末期治癒率差,典型症狀有黃疸、腹痛、腹水、體重減輕、胃口變差、疲勞等,而成因絕大多數是B型及C型肝炎,其次是酒精性肝炎。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於《聯合報》專欄撰文指出,目前B肝雖然已有藥物控制,可惜仍然不能完全消滅病毒,血液中即使測不到B肝病毒,肝臟中仍然還有。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戴嘉言也曾受訪提醒,B、C肝、肝硬化及肝癌家族史等高危險群,應每3到6個月照一次腹部超音波及驗胎兒蛋白(AFP);40歲以上民眾應每一、兩年定期檢查,平日控制酒精、脂肪肝、代謝性糖尿病等因子。
推薦文章
-
為何放屁次數比平常更多?專家揭飲食之外5個鮮為人知的原因
-
豆漿好處多多但你喝對了嗎?4種人不適合飲用、早上喝要注意一事
-
男子吃2顆蒸蘋果「半夜嘔吐腹痛掛急診」直呼差點沒命 網揪致病真正元凶
-
51歲馬拉松運動員血檢、尿檢都正常罹胰臟癌末期「輕忽一常見症狀」
-
2024市售7款維他命C 推薦!維他命C功效、挑選原則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