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用「這招」喚醒免疫細胞 可壓制肺癌腫瘤復發、作亂
在台灣,肺癌的發生率不是最高,死亡率卻長年高居第一!國泰綜合醫院呼吸胸腔科兼顧問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教授及教職醫師蔡俊明表示,這種現象代表肺癌治療不易,手術後仍可能復發、甚至發生癌細胞轉移。
肺癌病患能開刀 是福氣!
根據《109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發生率排名第三,新發個案16,370人;死亡率高居首位,死亡人數9,629人,疾病威脅甚巨。蔡俊明教授表示,過去無法手術的晚期患者佔多數,而隨著篩檢工具與政策進步,早期患者比例已達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這些患者可經由手術切除腫瘤、根治疾病。
不過,仍不少患者擔心手術後容易復發、多受苦。對此,蔡俊明教授解釋,肺癌復發率較高的原因在於診斷時間過晚,癌細胞在治療前就已局部轉移,在治療後的復發率也較高。
癌細胞讓免疫軍團昏睡 就能趁機作亂
蔡俊明教授說明,「PD-1/PD-L1免疫檢查點」是讓癌細胞肆虐的重要原因,免疫檢查點是免疫系統的正常組成部分,它們的作用是防止免疫反應過於強烈,破壞健康的細胞。而奸詐的癌細胞會過度活化PD-1/PD-L1,就好像踩住剎車,讓免疫細胞昏睡不醒、無法行動。
蔡俊明教授表明,針對沒有基因突變的病人,若使用「PD-1/PD-L1免疫抑制劑」就可以解開剎車、喚醒免疫細胞,使其恢復戰力,進而減少癌症復發機率,透過這類免疫療法,可延長患者的無疾病存活期,甚至達到治癒。
做免疫檢查點測試 早期治療更精準
免疫療法過去多使用於晚期患者,「不過,近年研究顯示,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術後使用免疫療法作為輔助性治療,也能取得優異的疾病控制成效。」蔡俊明教授進一步分享,在標準的治療流程中,患者在術後需接受化療,若再加上輔助性免疫療法,可顯著降低疾病復發或死亡風險。
蔡俊明教授表示,雖肺癌仍是十大死亡癌症之首,但只要及早發現,都有機會穩定控制。「為了最大化治療的成效,基因檢測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蔡教授進一步解釋,以早期肺癌來說,針對沒有基因突變的病人,PD-L1表現量越高,代表免疫檢查點在癌症進程中影響越大,此類患者在術後使用免疫療法作為輔助治療,可發揮較佳的疾病控制成效、降低疾病復發率,因此蔡教授鼓勵早期診斷、無基因突變的患者做PD-L1免疫檢查點檢測,了解自己的疾病狀態,幫助醫師對症下藥。
70多歲阿伯積極面對 疾病控制佳
在蔡俊明教授豐富的臨床經驗中,有一名七十多歲的阿伯令他印象深刻,這位阿伯在接受例行健康檢查時,發現肺部有兩公分腫瘤,且癌細胞已有局部轉移現象,心情非常沮喪。
好在發現時病程尚在可手術切除的階段,此外,阿伯也透過免疫檢查點測試,發現PD-L1表現量偏高,因此在手術及術後化療後選擇接續使用免疫療法,治療至今已超過一年,病情控制相當穩定,心情也更加開朗。
「現在的治療方式越來越進步,希望患者都能樣積極、正向面對。」蔡俊明教授呼籲患者要穩定用藥、持續追蹤,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或中途放棄;此外,一般大眾更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以期及早消滅癌細胞,提升治癒的機率。
(此文章由公益夥伴羅氏贊助 M-TW-00003630)
推薦文章
-
【晚期肺癌最愛問】先別查活多久、怎麼辦?治療前必看QA
-
延緩老化、降血壓血脂…天天喝茶好處多 6種抗發炎茶飲推薦
-
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 重視肺功能變化
-
女子換掉家裡食用油「10多年難纏胃病秒好轉」她驚喜:比平常忌口還有效
-
多發性骨髓瘤/四合一給付 醫籲:可移植患者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