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後手足痛 中藥抗炎消腫
癌症是十大死因之首,部分患者進行化療後出現手腳熱痛、紅斑性腫脹,嚴重則出現脫屑、起水泡、潰瘍及劇烈疼痛等,影響生活品質及行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表示,「手足症候群」是氣血運行失常造成,可透過中醫抗炎消腫。
林在裕表示,化療者約有3成會併發手足症候群,單一患者接受的化療藥物越多,發生率也可能提高到6成,原因是部分化療藥物如小紅莓、紫杉醇等,雖可控制癌細胞增長,也會影響手腳細胞生長。
美國癌症研究院將手足症候群分為三級,第一級感覺異常如有刺或灼熱感、發紅,但不會痛;第二級發紅、腫脹、會痛而影響日常生活;第三級脫皮屑、起水泡、潰瘍、非常痛,影響行動能力。
林在裕指出,有一名55歲患者因切除乳癌腫瘤後有移轉而開始化療,發生手部皮膚乾裂脫皮,腳部嚴重潰瘍、起水泡、傷口不斷滲出組織液、發出臭雞蛋味等情況,甚至疼痛到難以步行,每當尿急時就很困擾。
林說,手足症狀是中醫所謂的「痺證」,氣血運行失常誘發骨、肉、膚的痛麻腫,嚴重潰瘍最後靠服用具有生肌斂傷功效的紫草、白芨提高免疫力、抗微生物來促進傷口癒合,起水泡則用龍膽瀉肝湯減輕發炎反應、抑制組織液滲出;至於第一、二級患者症狀是紅腫熱毒,可用黃耆桂枝五物湯涼血解毒,增加血液循環,疏通末梢手足經絡。
推薦文章
-
94歲醫生「十年未生過病」每天必吃一食物 靠它防感冒、增強抵抗力
-
「這3種水果」纖維含量驚人,芭樂上榜!解便秘、控血糖、降膽固醇必吃
-
苗栗縣民三成一為老幼者 著重疫苗政策預防傳染病
-
2025癌症論壇/職業軍人七年抗癌,靠化療、標靶治療終於盼到女兒讀大學
-
我的早安圖/早安圖暖心給力 給自己治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