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習慣、乖乖治療 打敗癌細胞
【聯合報╱林思宇】
紐時介紹愛琴海小島Ikaria的文章中指出,島上男性Moraitis在60多歲時,曾被診斷為肺癌,他於是搬回Ikaria老家,每天優閒度日。數月之後,他已經可以種菜,如今97歲,負責年產400加侖的葡萄酒果園。
距離30年後,Moraitis當時是否真的罹患肺癌?醫師指出,由於不清楚當時是否經過切片,不能斷定。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說,肺癌的診斷,必須經過切片,若沒有切片,單憑影像診斷,也可能是黴菌感染導致的肺炎等疾病,國內每年都有這樣的案例。
陳育民進一步說明,有時聽說某人罹患肺癌,未接受治療,吃了草藥就痊癒,其實有可能就是這種情形,因為病患根本沒有罹患肺癌。診斷胃癌時,若沒有切片檢查,也可能把嚴重胃潰瘍誤為胃癌。
台北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謝瑞坤也脂出,肺結核和肺癌,僅看X光片難以區分,肺癌末期病人若未接受治療,想要靠自我力量痊癒,機率幾乎是零。陳育民說,身為醫師,不能讓患者拿生命當賭注,患者還是要積極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推薦文章
-
2025癌症論壇/5成台人缺解酒酵素 方俊凱:酒精恐引發8癌症
-
2025癌症論壇/擴大癌篩 國健署長吳昭軍:胃癌、大腸鏡檢試辦中
-
2025癌症論壇/今年試辦 明年上路 李宜家:幽門桿菌篩檢防胃癌
-
膽固醇大降、認知功能滿分…川普健檢結果令醫師驚艷 僅1點需留意
-
2025癌症論壇/精準醫療新突破,多癌種導入基因檢測與個別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