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的腹痛會痛到背部!胰臟癌6症狀 忽略早期警訊確診常已轉移
胰臟位於肝臟下方、胃的後方, 負責分泌消化酶及調節血糖的激素 (如胰島素)。超過 90% 的胰臟癌為 腺癌,2022 年時為全球第 11 大癌症, 每 10 萬人發病率為 4.7 人,死亡率 4.2 人。在台灣,胰臟癌於 2021 年首度進入十大癌症,發病率每 10 萬人為 7.4 人,死亡率達 6.0 人,成為日益嚴 重的健康議題。因其位於腹腔深處且早期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出現局部或遠處轉移,使治療更加複雜和困難。
胰臟癌6風險因素
胰臟癌的原因尚不明確,但以下 風險因素可能與胰臟癌發生相關:
1. 不健康生活型態:吸菸是最主要的可預防風險因素,吸菸產生的致癌物質會導致胰臟細胞的變異和增生,吸煙者罹患胰臟癌的風險為非吸菸者的 2 至 3 倍。喝酒及不健康飲食也會增加風險。
2. 肥胖:特別是中老年人,肥胖可能引發胰島素阻抗及慢性炎症,進而促進癌症發展。
3. 糖尿病:長期糖尿病患者的胰臟癌風險增加,特別是 2 型糖尿病。
4. 慢性胰臟炎:長期胰臟炎導致組織變化,提升癌變風險,慢性炎症是癌症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
5. 家族病史:直系親屬罹患胰臟癌、乳癌、卵巢癌、結直腸癌及黑色素細胞瘤等疾病的個體,胰臟癌風險 提高。
6. 年齡:胰臟癌風險隨年齡增加,50歲後顯著升高,多數患者診斷年齡為 60 歲以上。
胰臟癌臨床6症狀
胰臟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常見的症狀包括:
1. 腹痛:上腹或中腹持續疼痛,可能輻射至背部。
2. 體重下降:不明原因的快速體重減輕是警示信號。
3. 食慾不振:患者可能會感到食慾減退,進而影響營養攝取。
4. 黃疸:腫瘤壓迫膽管導致皮膚和眼白發黃,伴隨黏土色糞便及深茶色 尿液。
5. 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腹脹等,可能因消化酶分泌不足引起。
6. 血糖異常:無原因之突發糖尿病、現有糖尿病變得難控制。
預防及健康促進
雖然無法完全預防胰臟癌,但以 下措施可降低風險並促進健康:
1. 健康飲食:多攝取纖維豐富的水 果、蔬菜及全穀類,減少飽和脂 肪和加工食品,避免過量紅肉。 增 加 Omega-3 脂 肪 酸( 如 魚 類、堅果)有助改善健康。
2. 維持健康體重:肥胖是已知風險因素,透過規律運動和社交活動控制 體重,可降低風險並促進整體健 康。
3. 戒菸:吸菸是胰臟癌主要風險因素,戒煙可顯著降低罹患風險, 可尋求醫療協助或戒煙輔助工具 提高成功率。
4. 定期體檢:高風險族群(如有家 族史或慢性胰臟炎者)應定期檢 查,利於早期發現問題,增加治 療機會。
5. 避免過量飲酒:過量飲酒與胰臟 炎及胰臟癌風險相關,適度或避免飲酒是健康選擇。
胰臟腺癌是致命性高的癌症, 其發病率與死亡率在全球及台灣均 呈上升趨勢。早期診斷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了解風險因素並採取預防措施,可減少罹患風險。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便於及早發現與治療。隨著醫學進步,化療、標靶 治療及免疫治療等新選擇不斷出現,未來期待更有效的療法改善患者生活品質與生存期。
推薦文章
-
兼具維生素、礦物質與抗氧化劑 5種蔬果助你一次補足膳食纖維
-
翁腹股溝疝氣復發 達文西微創救急
-
婦膽結石怕留疤 達文西手術50分鐘解決
-
烤地瓜竟是升糖炸彈?地瓜一種吃法最能減少血糖波動
-
不愛吃甜食、不愛喝含糖飲料 為何會得糖尿病?仔細監測一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