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懸浮微粒 讓短期記憶下降
研究顯示,空氣汙染讓全球每年七百萬人提早死亡。許多研究發現,空汙與腦部發展有關,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莊校奇研究證實,細懸浮微粒讓短期記憶下降,且引起大腦結構改變,使腦部發炎,該研究已刊登於毒理學知名國際期刊「Particle and Fibre Toxicology」。
實驗才進行短短三個月,大鼠腦部就出現明顯的變化。莊校奇說,該研究是於台北醫學大學實驗室進行,找來幾隻成年的大鼠,直接將北醫大外圍的空氣導入到大鼠的居住場所,檢測該空氣細懸浮微粒的濃度平均為十六點三微克/立方公尺,讓大鼠處於該環境三個月後,大鼠的腦部就出現變化。
結果發現大鼠的短期記憶下降,利用核磁共振(MRI)成像分析大鼠的腦部結構,發現暴露三個月與六個月的大鼠,腦部的體積不斷增加,同時也發生腦水腫的情形,顯示腦部出現發炎反應。
莊校奇說,過去有許多研究論文僅發現暴露在細懸浮微粒環境的老鼠的腦部會變小,事實上,應該是腦部經歷發炎、水腫後,水分代謝掉後,最後的腦部體積下降,此研究是第一個說明腦部受到空污影響後的變化過程,該論文也進一步推測,空汙可能會增加神經退化的疾病,更加證實空汙與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等關聯性。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Podcast】Ep32.抽血就能測失智?告別高額檢查費,把握治療黃金期
-
記憶力衰退、物品亂放找不回…可能不只是老化!改善14項風險因子預防失智症
-
活不過13歲?陸「折疊男孩」身體敲斷4次 成功「躺平」重返校園
-
「年齡只是數字」美國長壽專家曝回春秘訣 每天3習慣生物年齡大減11歲
-
【老後財務自主】看太多悲劇 醫籲「留房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