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心血管 冬季洗澡謹記三大要訣
近來診間有許多年長者主訴身體出現頭痛、胸悶、胸口痛,甚至是腹痛等症狀,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前3名,進入冬季後,氣溫驟降,身體所發出的細微警訊,都可能是在反映血管的健康出了狀況,如果輕忽,很可能導致高血壓或是心肌梗塞的發生!
根據統計,每年11月到隔年3月,是心血管疾病發病的高峰期,冬季不時有冷氣團來報到,忽然驟降的低溫易導致身體的血管明顯收縮,若血管本身就有硬化或是彈性較差的問題,氣溫造成的冷熱交替壓力會使得血管承受過大的壓力,一旦壓力過大就可能引起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
營養師提醒,如果常感覺到頭痛、四肢冰冷伴隨著麻的症狀,都可能是血管健康出了問題,此時建議應該進一步進行詳細的檢查,才能夠提早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醫師提醒,除了外在環境的氣溫變化容易使得血管收縮起伏過大,不少人喜歡在冬季泡溫泉或洗熱水澡,此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才不會使得血管承受過大的壓力。
冬季洗澡或泡湯時,首要注意的是水溫不宜過高,建議控制在和人體體溫差不多的溫度,約37~40度之間最為合適,另外,有不少人喜歡沖完熱水後再沖冷水,醫師也提醒這樣的動作在冬季應該儘量避免,才不會讓血管在短時間內急速收縮。
除此之外,洗澡或泡澡的時間應該控制在20分鐘內,才不會因為長時間的高溫,使得血管過度擴張、收縮劇烈;而空腹時或剛吃飽飯時也不應馬上洗澡,理想的洗澡時間應該是飯後約1小時後後再進行較妥。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推薦文章
-
洗澡時浴簾該放浴缸裡還外?知名連鎖飯店親授正確用法!浴簾發霉用「這些」清洗
-
全台首例甲苯排放超標24倍 最高罰1500萬元
-
年紀大吃一點就飽了怎確保營養?「每天一點點365法」吃得巧仍能長壽
-
中年後身體開始出現重大變化 40歲以上不可忽視的5項血液檢查
-
第35屆醫療奉獻獎╱林知遠讓醫院成為轉運站 幫助精神病友走回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