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按時吃三餐、戒掉社群網站 她進入60歲後捨棄五個習慣活得更舒適

元氣網 編輯張麒麟報導
上了年紀,用餐時間也變得隨心所欲。ingimage示意圖

邁入60歲後,許多人明顯感受到體力與精神上的衰退,如何讓身心保持輕盈,是這個階段的重要課題。現年60多歲的日本部落客中道あん在50多歲時重新檢視生活方式,學會不再迎合世俗與他人後,進入老年生活變得輕鬆許多。以下是她分享「放下後變得更自在」的五個生活習慣。

習慣1:不再被固定時間綁住吃飯

過去中道認為「按時吃飯」是正確的生活方式,所以到了用餐時間,即使不餓也會硬吃。如今改成「餓了再吃」。早上會吃得充足,中午有時只吃根香蕉或三明治;晚上則盡量在19點前結束用餐。有時她甚至在16點左右就吃完晚餐,直到隔天早晨都不再進食,那樣的隔日早餐特別美味。不再被「時間」支配,而是傾聽「身體的聲音」後,整個人變得更輕盈。

習慣2:戒掉喝酒的習慣

過去中道非常喜歡清酒,但現在幾乎不再喝,也很少參加聚餐。晚間我多半安靜地閱讀或陪愛犬度過。那份悠閒與寧靜,比任何熱鬧都更充實。戒酒後,不但不覺得寂寞,反而覺得夜晚變成一天中最豐富的時光。也許這就是「年齡的智慧」吧。

習慣3:為了顯得有型而打扮

50多歲時,中道仍希望自己看起來漂亮些,會穿中跟鞋、追隨流行。但到了60歲發現「自然、舒適」才最重要。她把所有高跟鞋都處理掉,也不再穿緊身衣物,改以簡單、柔軟、讓人放鬆的服飾為主。隨著膚色略顯黯淡,開始選擇明亮色系的單品,讓整體看起來更有精神。

日本居家博主中道あん。圖取自IG

習慣4:無限制地滑SNS(社群網站)

以前一打開SNS,總會被負面訊息影響心情,甚至不確定哪些資訊是真實的。長期下來,心情容易感到疲憊。現在她只在「必要時」使用SNS,並建立兩個小習慣:不把手機帶進臥室、睡前以「感謝今天的一天」作結。這樣做之後,心情安定許多。

習慣5:勉強自己活動

雖然體力下滑令人感傷,但中道選擇接受,而不是對抗。例如若某天外出一整天,隔天就留在家休息。她給自己的原則是:「想做的事不要拖,但之後一定要好好休息。」與其逞強,不如允許自己「什麼都不做」。有時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曬太陽,看著形形色色的人們,那份閒適本身就是樂趣。

60歲後才真正體會的「變老」

中道表示曾以為自己不會老,但近兩年才深切感受到身體的變化。50歲時還沒意識到的老化,在60歲後變得真實。許多事並非要刻意放下,而是自然地「減少了」。當我不再強求「一定要怎樣」,接受真實的自己後,勉強也隨之消失,生活變得自在而輕盈。

心情 早餐 老化 身心 老年生活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