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後一刻都是紳士 不起眼外省爸爸教會她什麼是愛
還沒走進四四南村,老遠就看到王蘭芬的背影,左手手腕上纏著騎腳踏車時用來擦汗的手帕,白色系的T恤、短裙、布鞋,像個好奇少女,輕快地穿梭在低矮的屋舍巷弄間拍照。待坐定點飲料,她掏出老花眼鏡戴上,這,才洩漏了年齡的秘密。
認識王蘭芬的人大抵都會這麼形容她:活潑、正向,永遠有用不完的能量。
寫過5本言情小說,離開資深影視記者生涯後原在臉書上寫一對雙胞胎兒女的成長趣事。然而最近出版的《沒有人認識我的同學會:寫給親愛的老王》,卻是寫那個安靜外省爸爸,沒人知道的一生。
用書寫記憶 世界上曾有這個人存在過
出版這本書,非在她的預期中出現。「等等,我得先把毛巾準備好。」王蘭芬笑著說,像是護身符般從背包掏出一方巾,怕說起爸爸可能馬上要哭。
她的爸爸祖籍山東,17歲因國共戰爭跟著學校逃難來台,並被迫編入軍隊。經過多年仍不忘讀書夢,在補習班成為最老的學生考上大學。而後在高雄擔任國中的國文老師,因為山東口音總念不好某些字,總是教放牛班,常被學生取笑,還取了一個外號「糊塗仔」。
她印象中,爸爸一輩子都不是體面風光的類型。然而,卻仍總是努力想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的事。最好笑的例子,是她父親畢生擔憂台灣的能源問題,即使不是本科系,卻自學花了很長時間研究潮汐發電,還寫了一篇論文,一直要王蘭芬找地方發表。
只可惜,爸爸真的是一輩子沒人在乎的人。王蘭芬想起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裡主角曾說,「如果一個人不被任何人記得,那就真的永遠消失了。」
她開始提筆寫作,寫下老王的故事,「讓大家知道世界上有這麼一個人,在這個世界存在過。」看了許多讀者回饋,她才發現原來老王,不只是老王,還是許多人父親的縮影。
身教就是禮物 人生的最後一刻都是紳士
「在別人眼中他也許是魯蛇,卻是我心中的winner與idol。」王蘭芬說。
王蘭芬年輕時看父親,曾認為他就是個很土、不夠時髦,不像其他眷村大官有勤務兵開車接送、住大房子很有派頭,講話也不幽默,總之不是個風雲人物。而且因家境不寬裕,對自己和孩子都節儉至極。
王蘭芬記得,「高中制服穿了3年,都不能買新的,從藍色穿到透明,內衣都看到了!」這讓她出社會後,大肆解放。「去百貨公司,衣服一件3萬元也照買!」
然而,她的父親雖無拉風的汽車,卻有一輛舊腳踏車得以載著媽媽、3個孩子出遊;用山東腔帶著她與妹妹念完國中3年英文課本,希望姊妹倆能透過教育出人頭地,雖然英文教得不好,卻總是擔心他班上的學生不念書影響未來……一個資源有限的人,盡力的表達他全部的愛。
直到父親走後,她才覺得父親的身教,就是送給姊弟3人最好的禮物。「他從來沒有讓我們看到他失控、邋遢的時刻,永遠都是謙謙君子。
她說起一個例子,父親病後狀況已經非常不好,行動都有困難,在醫院他還是起身一一向每位他看見的醫生和護士道謝,縱使無人搭理……。
到人生的最後一刻,都是待人謙善的紳士。
傻但珍貴:當好人,是值得的
王蘭芬攤開訪綱,一一細數起父親曾告誡、影響她的話語,從生活細節的叮嚀到人生智慧,像是「人生就像高空走鋼索,不能踏錯」、「要當一個好人」、「要刷牙、省錢、好好念英文」、「不要打小孩」等。
王蘭芬至今仍記得一件事,國中她被分到好班,正值叛逆期的她和一票同學在考試中作弊,老師發現後,要求家長們到學校,並要求作弊學生寫悔過書換取記過的懲罰。「但我爸爸不肯,也不要我寫悔過書。他告訴老師:王蘭芬作弊就要得到教訓。所以全班只有我被記過。」
「這件事情我覺得我爸爸很帥,他認為做錯事情要自己承擔起來,不是寫一份悔過書就好。」王蘭芬說。
她以前仗著自己當記者見識多,多了些世故,老覺得父親太笨、太老實,後來才發現父親就像電影《阿甘正傳》裡的主角阿甘,善良、執著,認定是對的事情就會堅持到底。而此刻回望人生,才發現這種傻的珍貴。
王蘭芬說,父親教會她最重要的一件事,但父親可能不曉得的,就是「所有的愛都會有回報。」
父親過世後,她代替參加了父親學校舉辦的一場同學會。父親當年教過的學生們,如今提起「老王」,竟然不少溫馨且影響一生的回憶。有人提起,曾經被他鼓勵寫書法,全縣比賽得了獎,一直到現在都還很喜歡寫。也有人說,曾經被鼓勵作文寫得好,一直到現在還是很喜歡看書……。
原來,爸爸當初的種子,還是有發芽?
相較於現代人常因害怕付出情感而沒有回報,王蘭芬從父親身上感受的愛,奠下她有愛人、對他人好的勇氣,也相信世界上沒有什麼壞人,「總和來說,就是在這個世界上當好人是值得的。」
50歲後想要放鬆, 不要當一個影響別人情緒的人
而這也影響到王蘭芬與孩子的相處,「希望我的孩子記住我對父親的感情。我相信孝順、感情是教出來的,不是自然而然的。」她說,寫這本書,也是想讓孩子知道,過去發生的這些事情對是有意義的,因為他們是你的祖先,是血脈相連的。
還有就是:愛要即時,不要猶豫。「我爸摔跤時,不知道自己已經病重,還自責因為自己摔跤,害我媽媽因為扶她也受傷。」王蘭芬懊惱地說,當時自己也沒意識到,直到聽到醫生婉轉告知「父親若還有什麼心願,就盡量幫他達成」才驚覺事態嚴重,當場大哭。
王蘭芬想到父親曾表達希望在三峽大壩動工前,去三峽看看,卻是直到過世都沒能成行。「到現在我常常都還會有個念頭,這東西好好吃,要打電話跟我爸講,但打電話要打給誰呢?」
今年將邁向50大關的王蘭芬,遺傳到母親容易焦慮的個性,讓她經常處於緊繃狀態,解決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去跑步!」
「還好我從11歲就開始跑步,村上春樹都沒我跑得久呢!」王蘭芬笑說,當年開始跑步,是因為被同學罷凌,沒有人要跟她玩,每天心裡悶著慌,發現跑步可以發洩不愉快的情緒,就一直延續至今。
「50歲以後不一定要汲汲營營於賺錢,但要找到自己可以放鬆的方式。」因為看到很多人都麻煩到別人,或容易情緒失控,「我希望自己至少不要成為一個影響其他人情緒的人。」
如今,她也是一個可愛的老王了。
推薦文章
-
初學者天天堅持慢跑5公里卻想睡?達人:「隔天跑」比每天跑更健康
-
2024退休力大調查/七十四歲葉桑 是推理小說家也是稽查員
-
【Podcast】Ep19.七十四歲兒子照顧九十六歲母親,推理小說家葉桑把失智母親當女兒寵愛
-
老後你想住哪裡?設備完善的養生村未必為每個人的最佳選項
-
勤奮跑步反而愈跑愈衰老?職能治療師點出3種有氧運動情境「讓人加速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