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平台/大地震帶來焦慮與悲慟——需要生命的韌性與智慧

醫病平台 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
受災戶很多人都會過度悲傷跟擔心,與其擔心生命的終結(貪生)並沒有甚麼意義,平常的安全準則更重要。受災戶悲傷與擔心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編者按】:自從四月三日花蓮發生大地震以來,除了生命的損失、建築的崩塌、交通的阻斷之外,全國民眾飽受驚慌,尤其最近餘震不絕,更是令人難以忍受。

我們非常感謝一向關心國民精神健康的「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即時答應分享他對地震驚恐創傷後的精神困擾現象的看法,同時並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分享他們的專家意見。

胡海國教授看法

資深精神科醫師意見

希望這些難得的醫學知識分享可以幫忙台灣社會大眾順利度過這段嚴厲天災的考驗。

花蓮這一次大地震,全省都明顯感受到持續很久的劇烈搖晃,尤其之後的大大小小不斷的餘震更是讓人害怕。雖然這次地震的震央不是在陸地,帶來人員的傷亡,跟建築物的毀混,並沒有921地震那麼的大,但是相信很多人都餘悸猶存。

我有幾個焦慮症的病人,原來病情都好多了,甚至幾個月都沒用藥,這一次地震又讓他們極度擔心、緊張、心悸、睡不好,趕快回來就診。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這一類的病人族群,本來就容易對壓力事件過度反應,也最容易受地震影響。甚至天天都覺得地面在搖晃,不時暈暈的;也有病人出現強迫思考、畏懼症,害怕路上被磁磚砸到,乾脆不出門。

原則一:地震是可預期的,事先在心理上、生活上做好準備,會大幅降低過度焦慮,也有助應付災變

很多時候,我們事後的慌張、害怕,是來自大家的「居安不思危」。台灣及其四周臨海,都有許多的板塊跟斷層,又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大型地震不管在地質學上、歷史上來看,都是早晚的問題,其機率應該遠高過百年一遇的大流感,只是不知發生的確切時間與地點。

這道理其實很多人都明瞭,但是有多少人放在心上,事先做一些準備呢?根據心理學研究,人性往往偏向過度樂觀,只有在輕微至中度憂鬱時,反而判斷才跟現實一致。以自己做例子,在幾年前我就思考過大地震的應對方法,因為很清楚有生之年很高機率會遇到。我檢查了家裡的手電筒,發現電池都壞了,裡面的溶液外洩甚至把手電筒也弄壞。當機立斷,全部改成LED充電式的手電筒,而且可以有收音機,還附有作為手機備用電源的功能。

家裡除了兩個30公升,裝滿水的塑膠桶子,也有卡式瓦斯爐,被困在家中1個禮拜,吃喝應該也沒有問題。還有就是身邊放點現金,斷電時所有電子支付、信用卡都是沒用的。那天地震來時我正要起床,心裡並不感覺驚惶,因為知道自己有所準備,只是伸手扶住旁邊的架子,避免被物體掉落擊中。「有備」不只可以「減災」,更以減少事發當下與過後的過度焦慮,對焦慮性疾患的病人來說,過度焦慮的結果可以讓病情惡化、複雜化,慢性化。

原則二:情緒的「心理韌性」很重要

「心理韌性」英文是resilience,這個字最近常常在兩岸地緣政治,中美貿易科技對峙中經常被提及。根據美國心理師學會的網頁,「心理韌性」是指 - 當我們在生活中面對困難或挑戰的時候,可以成功的調適、回復的過程與結果。而這個成功主要是經過心智(理性思考)的、情緒的,以及行動上的彈性作為,可以好好地對應外在及內在的需求。

當然社會資源的提供是這其中重要的環節,其實受災戶很多人都會過度悲傷跟擔心,忽略了這一塊。另外是個人對世界的看法,比如說人生本來就是無常,擔心生命的終結(貪生)並沒有甚麼意義,平常的安全準則更重要。像「危地不居」,等紅綠燈時站在柱子後面,而不是馬路邊;門的旁邊不要堆東西,以免地震火災阻礙通路。這些危機意識,進而轉化成對生命更有積極意義的追求,是「心理韌性」的來源。

原則三:及時的藥物與心理治療很重要

最常見的急性創傷後症候群不可等閒視之,很多人忍很久才來就醫,但是這樣徒增腦部的傷害跟治療的難度。臨床經驗中,第一要睡得好,很多急性創傷後症候群經常會做惡夢,那應該是創傷太嚴重,在睡眠中依然在影響腦部,所以適當藥物的選擇很重要。另外是反覆地想起當下的內容,焦慮害怕,這時除了抗焦慮藥物之外,抗憂鬱藥物往往也是必須的。

比較後期的、可以持續很久的是「病態悲慟」Pathological Grief,哀傷長達一年,經常活在思念中、難以處理遺物,難以正常過生活,快樂不起來。其實真的等到一年才來診斷跟治療太慢了,假如持續三個月有憂鬱的症狀,沒有好轉甚至更惡化,或持續伴隨輕生的意念,就應該尋求幫忙了。抗憂鬱藥物之外,心理治療往往是必要的,甚至比藥物更重要。沉溺於哀傷,要體會那不僅只是個人的問題,周遭愛你、關心你的人也會活在你的地獄裡。

延伸閱讀:

4/29 讓震災的驚恐快快過去

5/1 天然災害後的創傷與復原:發展心理社會環境的韌性與信任感

責任編輯 吳依凡

心理治療 地震 焦慮症 憂鬱 生命

推薦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