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平台/守護洄瀾山海間青少年的醫師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偏鄉醫療服務與醫者的愛心」。一位在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回顧自己在初入醫學院時,在同學的互相鼓勵與人文老師的啟發下,發起「與病人為友」的學生寒假活動,成功地激發醫學生的愛心,並繼續傳承成為該校具有特色的醫學生服務活動。→想看本文
一位小兒科醫師分享自己如何以「平衡大學附設醫院的教育責任與利用專業知識來幫助需要的偏鄉兒童」為心願,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而努力,形成「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
一位醫學中心小兒外科醫師分享他同時也在兩所偏鄉醫院為理想奮鬥,他的一句「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道出了他們期待集結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同行,從而確保照護的完整性與持續性。「醫病平台」衷心希望這些故事可以感動更多的醫學生、醫師、社會大眾,多多關懷偏鄉醫療。
花東縱谷的美景是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也因為地廣人稀、南北狹長的特性,讓醫療的可近性成為在地醫療提供者的重大挑戰與使命
從2008年開始在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受訓及服務,對我來說最重要的轉折點,莫過於在2013年時有機會接待從美國威斯康辛兒童醫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Wisconsin)來訪的青少年醫學科教授Professor Susan Jay。在跟她互動的幾天中,深刻了解到青少年醫學的核心服務架構,需要有多專業的團隊:青少年醫學醫師、婦產科醫師、兒心醫師、心理師及社工師,互相補位一起撐住有需要的青少年朋友,這正是台灣在青少年醫療照顧中不足的一塊拼圖;而協助青少年族群的臨床工作,也再次喚醒自己在學生時期對於人際互動、心理與精神健康的興趣。
然而當時台灣並未有此次專科訓練,於是大膽地向Dr. Jay提出到威斯康辛兒童醫院,接受青少年醫學次專科臨床與研究訓練的請求,也受到她的支持與歡迎。在那一年半的訓練過程中,深深體會到雖然東西方有著不同社會價值觀與文化差異,然而青少年朋友眾多的醫療照護議題,都是跟他們所處的家庭、學校、社區、社會文化與大環境的變動習習相關。
當2017年初回到台灣,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在台灣推動屬於我們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將青少年照護觀念導入健保架構下,並能很貼近在地青少年族群的需求,這是我們在建構「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時,首先要回應的問題。
花蓮慈濟醫院位處於東台灣,以往我們在醫院兒科門診所接觸到的青少年,大多數就醫的原因是急性身體不適,如感染性疾病、頭痛、胸悶/胸痛、腹痛、睡眠問題、外傷等,這些生理上的病痛,是家長及青少年本身認為需要就醫的主要因素。
然而,一般青少年在成長中會經歷的議題,包括:青少年生理發展、生殖健康、心理健康、人際互動和同儕關係,高健康風險的行為如菸、酒、藥物濫用與不安全性行為所衍伸的健康危害,都不是家長優先帶青少年到醫療院所就醫的重要因素。期待身為兒科醫師的我們,在醫療上能提供青少年需要的協助並回答他們的疑問,協助評估與轉介適當的醫療資源。這樣的觀察就此埋下了走出醫院、進入社區的動機:青少年來不了醫院,醫療就走向他們。
在因緣際會下,接續老師林俊松醫師的棒子,到秀林衛生所提供偏鄉巡迴醫療,每週二的嬰幼兒預防保健及疫苗接種服務,以兒科醫師的角度來分享兒童常見疾病的處理、兒童生長發育、親職教養、兒童青少年體位改善等議題。在門診中能遇到許多年輕媽媽帶著嬰幼兒來打疫苗,藉著這樣的機會提供他們育兒觀念的指導、了解家庭中照顧孩子的支持系統、年輕媽媽的避孕指導、協助連結社會資源,希望讓她們的育兒道路走的更穩健。
除了提供必要的藥物與檢查外,更重要的是給與照顧者適當的疾病衛教,讓家長可以在家安心處理孩子們的身體不適:如何退燒?如何補充水份和食物?如何判斷危險徵狀而必須提早帶回就醫,這些服務模式,明顯的降低家長的焦慮與困擾,也降低了不必要的就醫奔波。這樣的服務據點除了提高就醫可近性外,也更進一步連結醫學中心的資源進入社區,讓秀林衛生所成為鄉內兒童青少年健康評估與轉介的樞紐,讓鄰近的秀林國小、秀林國中與原住民兒童少年之家的學童們及家長們,得到更便利的整合性醫療服務。
在此想分享這幾年社區服務中印象深刻的個案,來呈現花蓮慈濟醫院與秀林衛生所,大家串在一起動起來後,對孩子們及家庭的改變!因為有一群人正努力的讓偏鄉不再是偏鄉。
從2022年七月開始,藉由花蓮慈濟醫院承辦的衛福部中央健保署「山地離島地區全人整合照護計畫」,開始在秀林鄉崇德村和佳民村衛生室開設「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由筆者帶著兒童腸胃科及青少年醫學科的專業知能,走進社區、走進部落;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在參與花蓮縣學童健檢這十幾年來,包括崇德村在內的偏遠地區中,有一定比例學童呈現的體位異常是兩極化:過輕體位約有7-9%;在小學四年級以後,體位過重或肥胖加起來約為25-30%。
這些學童的生長發育是需要花時間評估,也需要讓照顧者意識到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的必要,尤其飲食習慣可造成營養不良或肥胖問題,更是需要從小重視的。因此,藉由衛生室的地段護理師或校護,將這些孩子從學校轉介到衛生室的門診,透過照顧者協助改變家中飲食、運動、睡眠等習慣,在幫助孩子的同時也讓家長受益。
印象很深的是一名十歲本應進入青春期的女童,經由校護和地段護理師的多次訪視和評估,被轉介到「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在崇德衛生室初次與小女生及母親聊天時,發現孩子其實從小就略嫌瘦小,家長雖然在意也找不到好的策略。
評估起來主要是每日營養熱量不足、再加上活動量大及晚睡,漸漸的就比同年齡的玩伴瘦小,當時四年級的她身高僅有118公分、體重14.5公斤,看起來就像六、七歲的瘦小女孩;在衛生室跟母親及女孩詳細說明,並衛教每日的飲食攝取策略及營養品補充,並建議轉介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做生長賀爾蒙及骨齡等相關檢查以確認狀況,於是當場與院內小兒內分泌周威志醫師通電話,並開立檢查單及回慈濟醫院就醫的轉診單,而崇德衛生室的護理師也隨即跟家長約定空腹抽血的日期,讓孩子下次到醫院回診時,已有需要的檢驗結果,減少就醫的奔波。回診時周醫師評估發現這位十歲女童的骨齡只有7.5歲,身體評估也尚未進入青春期的乳房發育,所幸相關內分泌及營養指標都在正常範圍的低標內,只要好好的追蹤營養攝取、睡眠與活動,應該就能慢慢追上應有的生長狀況。
接下來一年多的追蹤過程,看到了媽媽的積極配合與孩子為了長高而主動參與,在六個月內體重增加了3.3公斤、身高增加4.5公分,至少已與該年紀正常生長曲線的下限相當;在12個月內身高已達正常值的下限、體重亦接近正常值、性徵也開始發育,伴隨而來的是更有自信的孩子、笑容也變得更燦爛。
雖然這個「兒童生長巡迴特別門診」,看似只派出醫師到衛生室的單兵作戰模式,但要把小兒專科門診從醫院搬到社區,其實背後是需要多個團隊的跨領域合作,其中特別感謝花蓮慈院醫事室團隊居中協調聯繫把每個環節串好、秀林鄉衛生所田惠文主任站在孩子與家庭的需求上全力支持、崇德衛生室筱君護理師的積極協助,透過這樣的方式一起找出適合的服務及轉介模式,讓我們能為守護偏遠地區孩童與家庭的健康更往前邁進一步。
在筆者築夢踏實的過程中,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當一個能幫兒童與青少年「轉譯及代言的實務工作者」,讓他們及身邊的重要他人能看見彼此,增進關係融洽,讓他們在生活中找到「自我與歸屬感」。在回到台灣七年後的現在,腦海中已有清晰屬於我們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期待自己持續站在青少年健康照護的崗位上,走出花蓮並連結有志於成為青少年重要他人的專業人士,共同投入這個領域,將持續推動「進校諮詢醫師」服務:提供青少年健康評估與諮詢,並與學輔資源分工提供互補性的醫療服務,啟動必要的轉介來銜接後續醫療服務,提高醫療可近性並滿足青少年族群的需求,形成在「社區-學校-家庭」的青少年健康照護模式。
延伸閱讀:
4/22 人生注定的一段邂逅——「與病人為友活動」的前世今生
責任編輯 吳依凡
推薦文章
-
94歲阿嬤血管健康度只有20歲、醫院也嚇壞!她曝「每晚在浴缸做一運動」
-
半夜驚醒!她怕「這病」不只奪走孩子身高,甚至呼吸、行走能力…
-
護理師爆「再也不吃好市多烤雞」冰箱兩隻已丟掉!專家曝爭議成份真相
-
反覆感冒、咳嗽未必免疫力差 4個好習慣有助支持健康免疫系統
-
院長講堂/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長長王偉傑 喊話「全院顧一人」 給病人最好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