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觀點/天氣忽冷忽熱 易引發中風
中風發生前,症狀不明顯,像肩頸疼痛、頭暈等,例如上述讀者喝完酒後頭暈,很多人以為是正常現象,要不是家屬警覺心高,很難及時發現。
血管阻塞後,患者會慢慢出現視力模糊、單側四肢麻木、口齒不清、走路失去平衡等,症狀可能維持幾分鐘或一小時左右。
中風高危險群是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其他包括日夜顛倒、抽菸喝酒、吃重鹹、生活壓力過大等,都可能引發中風,近年年輕型中風患者愈來愈多,主因也與不良的生活作息有關。
除了體質不良、生活習慣不佳,若遇上氣候轉變,如天氣忽冷忽熱、氣候一下潮濕一下乾燥,又或是頻繁進出冷氣房,讓血管不斷擴張、收縮都會增加中風的機會。
若不幸中風,家屬一定要把握黃金三小時原則,立即將患者送到急診,才有機會即時打通血管,也呼籲有三高的患者定期健檢,民眾則要維持正常作息,防堵中風找上門。
(諮詢╱新光醫院心臟內科科主任邱俊仁)
推薦文章
-
「慢老力革命」從控管血糖波動開始
-
睡眠呼吸中止症若不治療 醫提醒反覆缺氧恐間接造成三高問題
-
睡眠品質好不好靠感覺還是看數據?醫曝可自我觀察5大面向
-
6類藥物可能是高血壓隱形凶手!血壓上升做3件事改善
-
沒吃甜食血糖卻飆高?壓力是「隱形共犯」 3招教你控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