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來台醫療擬鬆綁 憂衝擊國內照護
去年3月起禁止外籍人士入境,8月才恢復可外國人來台國際醫療,衛福部去年12月更進一步預告「醫院設立或擴充許可辦法修正草案」,取消醫院設置國際醫療病床數的上限、允許國際醫療與本地醫療共用人力。
病友擔心未來更加一床難求,民間團體及基層醫師擔憂會加重醫療體系資源不均及血汗人力困境,認為衛福部應思考如何健全現有人力,避免醫療勞動條件兩極化。衛福部及醫院經營方則認為,防疫已擦亮台灣品牌,現在正是最佳鬆綁時機。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表示,衛福部支持發展國際醫療,如果現在不推動,未來也沒有更好的機會。面對各界疑慮,衛福部會在60天預告期間搜集各界意見。
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分析,外國人來台就醫,最擔心的就是影響國人就醫,衛福部一定要評估國內醫療人力是否充足,才能提供國際醫療。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林雅惠表示,這恐將導致人力及設備加速向盈利方傾斜,衝擊本地醫療照護品質、加重醫護工作量。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發言人陳亮甫表示,衛福部討論放寬國際醫療的同時,應思考如何健全原有醫療人力,並避免醫療勞動條件的兩極化。
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表示,國內有條件做國際醫療的醫院不多,現有服務量不高,就算取消病床數上限,醫院也不可能把大幅床位改做國際醫療,應先開放等服務量大到一定程度再來管控也不遲。
劉越萍表示,國際病人服務量還不到健保服務總人次的5%,還有發展空間,未來若國際醫療達到健保人次的10%,就會做一次檢討,達到20到30%則會考慮重新設限。
推薦文章
-
健保大數據/聽力損失治療特色院所
-
聽神經損傷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 只能藉助聽器或電子耳矯正
-
老公為何聽不到我講話?50歲後聽力明顯退化 高頻接收能力最先下降
-
院長講堂/馬偕兒童醫院院長陳銘仁 真誠照護小病患 常保赤子心
-
🎧|急診壅塞恐延遲治療?「野戰急診室」概念將列入急救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