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心房顫動,腦中風機率是常人5倍!7高風險族群注意這些症狀
心房顫動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心律不整,也是腦中風的主要危險因子。隨著年齡增加,罹病比例愈高。一旦發生心房顫動,不規律的心臟跳動將會導致血液不平整流動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液流至全身,便可能造成各種器官的栓塞,其中最危險的就是腦中風。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哪一種類型的心房顫動,都會有高的機率發生腦中風,且殘障程度及死亡率都相當高。彰化縣和美鎮曾維功診所曾維功醫師提醒民眾,及早發現心房顫動並開始治療,積極預防腦中風,才是正確的護心之道!
老年族群的隱形殺手!65歲以上不可不防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盛行率相當高,且會隨年齡越來越高。其中60歲以上族群,約每一百人就有四位是心房顫動患者;到了80歲以上,提高到每十人就有一位心房顫動患者。特別是台灣逐漸邁向超高齡化社會,因此心房顫動不可不防!
心房顫動大致可分成三類型:
・陣發性(時有時無、持續時間不超過七天)
・持續性(持續時間超過七天)
・永久性(持續超過一年以上)
因為心房顫動的心跳速度可以忽快忽慢,也可以時有時無,很難預測什麼時候會發作或發作會持續多久,再加上心房顫動久了,身體會適應不規則心跳;所以罹患心房顫動,可能不會有任何症狀,也可能會出現心悸、頭暈、疲倦、胸悶或喘不過氣等症狀。
至於哪些人該防範心房顫動?曾維功醫師指出最大的風險因子就是高齡,此外有腦中風病史、心衰竭、僧帽瓣疾病、高血壓、甲狀腺功能異常或左心房肥大等族群也要特別注意!目前臨床除了病史詢問和身體理學檢查外,主要是由心電圖或攜帶式24小時心電圖來診斷。因此呼籲65歲以上長者,出現上述症狀,建議及早至醫院檢查。
腦中風機率是常人的五倍!?心房顫動治療務必達標
然而,最糟糕的是心房顫動可能造成腦中風及周邊器官栓塞、壞死。一旦心臟不規律跳動造成血栓形成,經由血管運送到各器官,就有可能造成器官栓塞!值得注意的還有,心房顫動患者發生腦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五倍,且死亡率及殘障程度也較嚴重,呼籲國人不可輕忽心房顫動帶來的威脅。
目前心房顫動的治療目標有三大項:
・恢復正常心臟節律
・控制心跳速率
・減少潛在血塊、減少中風
除了與醫師討論心房顫動的治療策略外,別忘了預防腦中風也很重要!針對高風險族群,可能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抑制血栓形成。至於使用何種藥物,則需由醫師作整體評估來制定,只要能遵循醫囑使用,都可有效預防中風、將副作用降到最低。近年陸續也有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問世,能夠讓病患有更多治療選擇。
此外,生活型態的調整也可幫助心房顫動減少發作、降低相關症狀:
・控制體重
・戒菸、適度飲酒、減少咖啡因攝取
・減少鹽份攝取
・多吃蔬果、少紅肉
・規律體能活動
・規律作息、保持身心愉悅
最後提醒民眾,若發現疑似腦中風症狀,不要慌張,跟著「微笑、舉手、說你好」的口訣來判別。一旦無法做到任一動作,務必盡快撥打119,把握黃金救援時期。
《延伸閱讀》
.【世界心臟日專題報導】拒絕腦中風先認識心房顫動!及早發現還能防心衰竭!
.【世界心臟日專題報導】心臟亂跳沒症狀!?揪出心房顫動防中風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責任編輯葉姿岑)
推薦文章
-
寒冷天氣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專家示警5部位可能受影響甚鉅
-
氣溫驟降腦中風風險增 台大醫:2個前兆症狀一定要注意
-
「小醫院大作為」國際義診展現台灣實力 惠來醫療體系打造幸福社區醫療
-
前立委鄭余鎮心臟病逝享壽79歲 醫授8行為有助維持心臟健康
-
吃太鹹別只會多喝水 專家建議做3件事比補充水分更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