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後一週 小心招惹腸胃炎
南部多處有淹水災情,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天提醒,水災後一週最容易發生腹瀉、腸胃炎疫情,民眾在積水退後務必注意飲食衛生,別吃泡水食物,用餐前、如廁後都要勤洗手。
近日西南氣流帶來豐沛雨量,南部地區陸續傳出淹水災情,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及相關縣市衛生單位嚴密監視,目前尚未出現災後傳染病疫情。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下午表示,災後一週內最易發生腹瀉或腸胃炎疫情,如感染桿菌性痢疾、傷寒、霍亂、阿米巴痢疾、諾羅病毒及A型肝炎等腸道傳染病,尤其災後有大量的動物屍體,也必須小心屍體、糞便等帶來傳染病威脅。
羅一鈞提醒,民眾應避免食用泡過水的食物,食物要充分煮熟;飲用水應澈底煮沸,若無乾淨水源則飲用包裝水。清潔後、烹調、用餐前、如廁及照顧腹瀉病人後、接觸泡水物或廢棄物後,均應確實以肥皂洗手。
此外,泡過水的餐具應煮沸處理,不能煮沸者,以稀釋漂白水(10公升清水+40毫升漂白水)浸泡後,再用清水清洗乾淨。
羅一鈞也說,糞便應妥善處理,廁所可用漂白水或消毒劑稀釋後噴灑消毒;若有發生腹瀉、血便、黏液便等疑似腸道傳染病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避免照顧幼兒或處理食材。
推薦文章
-
症狀一堆卻查不出毛病?大口胸式呼吸可調控自律神經
-
起床不要馬上喝水、吃早餐?專家揭未做一件事 反而損害腸胃健康
-
「處暑」日夜溫差漸大,季節交替常見3種不適狀況!運動宜在晨起或傍晚 避免過度熬夜
-
保健食品不是吃愈多愈好 長期高劑量補充增腎結石風險
-
不是馬桶!資深清潔業者揭「最噁心家用品」陰暗易積水成細菌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