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失智症比例達3成 北港醫院講座教你護腎
根據醫學研究指出,慢性腎臟病有失智症的比率在30%以上,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昨天舉辦慢性腎臟病友會,邀請20多位病友到場分享抗病歷程,也請到專業中西醫師講解治療防治方式。
國際失智症協會(ADI)統計全球去年新增1千萬名失智症患者,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至今全球失智症人口推估有5千萬人,在台灣2018年65歲以上患失智症有343萬餘人,每12人就有一名,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有一名失智症。
北港醫院腎臟科主任曾裕雄表示,慢性腎臟越嚴重發生失智症發生率越高,尤其腎臟病第五期病患發生失智症風險最高,慢性腎臟病人的失智症主要是血管性,主要有注意力與執行力衰退,阿茲海默症是退化性,臨床表現主要以近期記憶衰退。
神經內科主任許致善說,腎臟疾病會造成的蛋白尿與體內含氮廢物濃度增加,會直接傷害大腦神經細胞,也會造成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進而使大腦中微小血管產生病變,發生細小的腦部梗塞與出血便導致失智。
他指出,早期用藥同時要預防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與腎臟疾病;院長吳錫金提到,隨著飲食西化的改變,肥胖和腎臟病高度相關,要避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及服用偏方、腎毒性藥物,注意清淡飲食與適量運動。
中醫部醫師陳香霓則建議,百會穴前後左右各一寸的4個穴道,食指彎曲以指節按壓穴位,每個穴位約20秒,能有效改善退化和認知功能及睡眠障礙等問題;也可按壓中脘穴及氣海穴,緩解食慾不佳、消化不良、便秘或腹瀉。
推薦文章
-
吃完B群馬上喝咖啡,保健食品錢可能白花!喝咖啡別同時吃5樣東西
-
鼻塞可能影響心腦血管健康 嗅覺不佳竟可能是阿茲海默症前兆
-
慢性腎臟病不可逆 醫揭腎功能受損少吃「1類食物」堅果也上榜
-
別讓睡姿影響長期健康 專家曝怎麼睡有助大腦「清洗」廢物
-
退休的0壓力悠閒生活反而老得快?專家揭老年仍健康長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