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皮脂腺功能退化易有體味 醫教6招預防難聞「老人臭」
●老人臭發生原因:老化、環境、飲食、慢性病●常見臭味部位:腋下、胯下、臉部、頭皮、耳後、胸前
●防體臭,少吃重口味、甜食,多吃綠色蔬菜、魚肉、雞肉
不少年長者身上會飄出一種過去不曾出現的異味,被稱為「老人臭」或「加齡臭」,想抱孫子往往被拒絕,令人沮喪。醫師指出,老化是造成老人臭發生主因,與環境、飲食習慣、慢性病等也有關。一般人40、50歲後皮脂腺功能退化,油脂分泌異常,常見腋下、胯下、臉部、額頭、頭皮、耳後、胸前等處產生臭味。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根據臨床觀察,老人臭大約從75歲開始,有老人臭的男性年長者比較多,男女比例為3比1。年長者身上散發出來的臭味,是因為身體新陳代謝變慢以及老化因素,造成皮膚角質層累積過厚,又無作適當清潔,慢慢身體就會產生一些味道。這些味道伴隨著身體代謝產物如油脂分泌,再和角質層、皮膚代謝廢物融合,經氧化後形成「2-壬烯醛」化合物,因此就會產生類似酸味、油味的異味。
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隨年紀增長,年長者的皮脂腺分泌狀況會改變,些許尿素、酵素,加上細菌角質,皮膚就會產生氣味,若是衣著習慣包得密不透風,腋下、胯下等部位也會產生異味。
人體的臭味產生並非單一因子,陳煜說,除了身體老化因素外,環境、飲食也是可能影響因子,像天氣悶熱容易分泌汗水,分泌物增加就會產生更多的氣味;飲食若喜歡重口味,分泌物產生的味道可能就會更濃烈。
該如何改善長者皮脂腺分泌引起的異味?陳煜強調,應將家中長者的慢性疾病照顧好,多喝水,少吃重口味食物,加強身體清潔頻率,就能降低部分異味的發生。
趙昭明指出,通常因慢性病引起的臭味,以症狀治療為主,像糖尿病會讓皮膚分泌物產生類似酵素的混合化學成分味道,並不是那麼的好聞;部分精神科用藥、降血壓藥或抗生素服用後,也會導致身體出現異味,建議可與醫師討論是否調整其他替代用藥,以改善體味。
運動也能改善體味,陳煜建議,長者可以走路、快走、踏步走、慢跑,或採原地擺動或墊腳方式運動,在不危險的前提下,每天運動30至40分鐘,可以幫助新陳代謝。
吃過多動物性蛋白質、脂質食物、甜食,都易引起體味變重。趙昭明建議,飲食調整方面,少吃蔥、蒜、薑等辛香料及甜食,多吃綠色蔬菜、魚肉、雞肉等白肉,辛辣食物、咖哩、紅肉類應減量食用,尤其紅肉的胺基酸成分較多,會造成排泄物的氣味較重應少吃一點。
高齡長者自我清潔能力變差,又常有糖尿病、慢性腎病、肝不好等慢性病纏身,都可能使身體產生異味,超昭明認為,除了應好好控制慢性病外,照顧者應協助長者做好身體的清潔,尤其頭部、腋下、耳後等皮膚角質容易囤積的地方更要加強清潔,衣服也要經常替換,避免分泌物囤積而產生臭味。
●如何預防老人臭?趙昭明建議6種作法:
1.自身清潔工作要做好。
2.平常要多喝水,加速身體新陳代謝。
3.如果有生病,需就醫治療,避免體味會跟著慢性疾病一起產生。
4.飲食清淡,甜食少吃。
5.衣物勤換洗,清爽舒適為宜。
6.每天曬太陽15分鐘,下午4至 5點時機最佳。陽光紫外線具殺菌作用,可改善體臭。
推薦文章
-
44歲女子「斷崖式衰老」一年退化成66歲老阿姨 她曝容貌急墜真相
-
「8種食物」過期還是可以吃!起司、麵包入列 罐頭多放2年也OK!
-
延緩老化、降血壓血脂…天天喝茶好處多 6種抗發炎茶飲推薦
-
記憶衰退是正常老化或失智?醫教你如何分辨及何者可能恢復
-
前警政署長猝逝…冷熱交替好發心血管疾病 醫揭發病前有一重要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