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突發性耳聾 中醫救回部分聽力
50歲彭女士去年底驚覺右耳聽不到聲音,就醫發現右側聽力幾乎全部喪失,但找不出病因,注射類固醇、高壓氧療法,聽力都未見好轉。經醫師建議轉至中醫部看診,接受中藥和針灸治療約半年,聽力從完全聽不到他人講話的重度聽力障礙,進步到中重度聽力障礙,可聽見一般日常講話音量。
彭女士罹患突發性感音神經性聽力障礙,也稱為突發性耳聾,臨床常見,每年發生率為10萬分之5至20。
三總中醫部主治醫師林政憲表示,一般可透過助聽器輔助的傳導性聽損是外耳、中耳受損,但感音神經性聽損是內耳聽神經受損,助聽器幫助有限,更因病理機轉至今仍不明確,目前無有效治療方式。
患者通常在三天內突發聽力受損,大多是單耳聽力減退,伴隨耳鳴、眩暈,臨床治療多以注射類固醇為主要選擇,近年來也合併高壓氧療法,但療效不一。林政憲引用相關研究指出,女性、年紀較大、發作時出現眩暈症狀、延遲治療時間大於7天和初診聽力損失大於40分貝,都可能影響預後。
國內近年陸續發表中醫輔助治療突發性耳聾案例,三總自2017年起至今,針對約60名患者使用針灸、中藥輔助治療突發性耳聾。林政憲解釋,突發性耳聾患者多有肝火、陰虛問題,服用中藥消肝火、養陰填精,一周兩次針灸耳部四周的聽宮、風池、完股、翳風等穴位,以彭女士為例,治療一個半月後,聽力從80分貝進步至50分貝。
林政憲提醒,突發性耳聾通常非外力造成,患者幾乎共同出現的問題包括睡不好、壓力大,幾乎都是40歲以上中壯年人,提醒民眾,若一早起床發覺耳朵有悶脹感,子甚至聽不到聲音,應立刻至耳鼻喉科檢查,平時睡眠時間盡量達6小時、少吃燒烤炸辣飲食,避免肝火、陰虛。
編輯推薦
推薦文章
-
不是所有失智症都沒救!醫揭有一型可明確預防 血管保健是關鍵
-
年輕、年長腰痛原因不同!腿麻、彎腰穿鞋困難是警訊
-
早上睡醒別急著起身 專家教你如何「耳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
手抬起來就痛,但痛的部位不一樣!肩夾擠症候群沒治好會變五十肩
-
皮膚搔癢紅腫像不定時炸彈 蕁麻疹發作時若喉嚨緊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