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一姿勢超傷肩關節 醫:開車、拖行李箱得當心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也是唯一可以720度轉動的關節,為應付這樣大角度的轉動,相對也讓其失去了穩定度,因此,肩關節常處在一個容易受傷的狀態。而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NG姿勢第一名,就是「開車、拖行李箱時反手拿東西」,常一個不慎就讓肩部韌帶拉傷。另外,對於某些特定運動,需常將手臂舉過頭,如:揮拍、自由式等等,肩關節損傷的機率又更高,若無妥善治療,都會讓損傷情形惡化進而影響生活品質。
物理療法 仍可能反覆發作
過去肩關節損傷普遍使用口服藥物、局部注射類固醇或深層熱療、電療等物理療法來協助治療,但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林瀛洲指出,這些方式通常只能緩和患者疼痛程度,並無法有效修復受傷組織,當患者重回運動場或是重複施作相同動作,仍可能反覆發作。
適量運動適時休息 從頭減少肩關節損傷
不僅姿勢不良、重複動作會讓肩關節損傷,人體自然的老化也可能使關節出現問題,要減少肩關節損傷,除了關節活動後適時休息,平時也要施作基本肌力訓練來保護關節,若關節持續不適也要及時接受適當治療,配合正確的復健,才能避免反覆受傷。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走路腳拖地小心是「垂足症」! 醫揪「危險姿勢」:5職業易發生
·手舉不高、睡覺壓肩痛爆? 小心是得了五十肩!醫揭「7種情況」愈不動愈痛
推薦文章
-
健康老化與預防跌倒的關鍵 專家揭初學者重量訓練常見7錯誤
-
扭脖子有「喀喀聲」真的對健康無害嗎?專家教你3招更安全
-
不用買器材、在家就能做 治療師推6種運動助改善平衡和穩定度
-
脊椎側彎不矯正會怎樣?漸進式扭曲讓胸腔變形 壓迫心肺、神經恐須手術
-
無法站著穿襪子要當心了!骨科醫教11個習慣強化腿腰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