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腦波新療法 癲癇童能跑能跳了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眼睛放電,似乎充滿了魅力,但要是腦部亂放電,可就是大問題!一名頑固型癲癇的四歲男病童頻繁發作,平均一天發作40多次,眼睛上吊,失去意識,甚至跌倒。在接受了兒童型迷走神經刺激器後,半年後幾乎不曾發作。不過,這枚比50元銅板大一點的兒童型神經刺激器,可是價格不斐,費用超過百萬元,差不多四至五年,就得換一次電池,一顆小電池要價50多萬,絕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
這名小病患屬於原發性癲癇,病因不明。快兩歲時,開始出現症狀,睡前總會聳肩、發抖,去年5月症狀更加明顯,連神經發展及語言學習都退步,一旦發作,很容易跌倒,為此,家長還幫兒子買了一個特殊鋼盔,讓他隨時戴上,預防頭部外傷。由於症狀持續惡化,最後連走路也逐漸退化,必須倚賴小推車才能行走。
台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范碧娟表示,該病童接受迷走神經刺激器植入手術,術後癲癇大發作情況消失,六個月後,男童幾乎不再發生癲癇,腦波檢查結果癲癇放電波已消失,患者可以自行走路及跑步。
范碧娟說,目前國內約有十萬名癲癇患者,其中有三萬人屬於頑固型癲癇,遇到特殊光影或是聲音,腦部癲癇波就可能會被誘發。
兒童型迷走神經刺激器約比50元銅板還要大一點,先植入胸口下,並將刺激器的神經導線纏繞於左側頸部迷走神經上。兩周內須定期回診微調刺激器的刺激參數。刺激器每天定時定量地釋放微量電流,藉此改變腦部不同區的血流量,以降低癲癇發作。
【2009/09/23 聯合晚報】
推薦文章
-
院長講堂/花蓮醫院院長林彥雄 撐起玉里兒童醫療網 推長照、健檢護鄉親
-
久咳逾10天有可能感染黴漿菌 成人、小孩感染主要差在1症狀
-
院長講堂/北醫附醫院長施俊明 浪漫心臟內科醫師 動刀救命也懂病患需求
-
長高關鍵非鈣片、加工肉!醫揭「長高」食物迷思,家長必看!
-
醫病平台/醫師緣,兩代情